为什么都说得山海关者得天下
新闻 | 2020-05-21 16:52
1、天下第一关
从舆图上看,西面环山、东边靠海的辽西走廊是东北进进北京的必经之地。
所谓走廊,实在就是一条“坦途”,东北势力只要愿意,通过这条坦途就可以直达北京。要想阻止这种进进,唯一的办法是沿途设置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关”。
山海关就是这样一个关。
依山临海、形势险要的山海关位于河北省北部秦皇岛市东北,地处渤海湾尽头,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这个“第一”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指它地处万里长城最东端,也是北京东面最后一道防线,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
二是形收留此关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正所谓“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具有护卫华北平原极其重要的地理价值。
山海关历史悠久,商代属孤竹(商周时国名,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唐代属临渝县,所以有临渝关之称,又叫临闾关。
不过直到明洪武十四年徐达在此建关城、设立卫所之后才改名叫山海关(靠山面海,谓之“山海”)。
徐达主持修建的山海关与长城连在一起,关城长达4公里,高14米,厚7米,城墙坚固,不易攻取。
山海关巨大的军事价值,在明朝后期体现得尤其明显。由于那时的明王朝面临着来自东北的一个巨大威胁,那就是崛起的后金(满清)。要防止其南下逐鹿中原,必须加强对这个咽喉要地的重视和经营。
对京师北京来说,山海关的重要性怎么形收留都不过分,由于它距北京仅有约280公里,两地之间以平原为主,这种地形,是骑兵冲杀的最佳地形,此关若失,相当于大门敞开,后金铁骑就会像开了闸的洪水直冲京师,挡都挡不住,后来吴三桂卖国投敌放清军进关就证实了这一点。
仅凭山海关一关之力,京师的安全系数还不够大,必须得给它找几个“帮手”,于是,以山海关为后盾的“关宁锦防线”诞生了。这个“关宁锦防线”,就是明朝末年为了抵御后金(满清)而构筑的。
这条从山海关经宁远至锦州的防线,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像几个亲兄弟一样携手并肩站在辽西走廊上,共同护卫着京师以及华北平原的安全。
这也意味着,满清铁骑若想进关,其障碍将由之前的一个(山海关)变成三个(锦州、宁远、山海关),难度系数大大增加。
2、“关宁锦防线”建奇功
提到“关宁锦防线”,不能不提一个人的名字——袁崇焕。
袁崇焕(1584年—1630年)
袁崇焕是哪位?就是因明朝中了满清的反间计,被判凌迟正法,又被北京人民把他的肉一块一块买来吃了的那位(《石匮书》: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 )。
北京人民在吃他肉的时候,不知有没有想过,袁崇焕为他们做的贡献,不但有好吃的肉,还有这条易守难攻的“关宁锦防线”,这条防线,至少把他们遭遇灭顶之多难的时间,往后推迟了近20年。
袁崇焕是在发生于1626的宁远之战后,开始着力构筑“关宁锦防线”的。
在与后金军的PK中,尤其是千航国际宁远大捷后,袁崇焕深刻地熟悉到,对付长于野战的后金军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城筑得牢牢的所谓“坚城”,然后在城上架起大炮轰他娘的(虏利野战,惟有凭坚城以用大炮一著)。
时任辽东巡抚的袁崇焕,这才把“缮筑城垣”作为建立防线的重要手段,在下一场战争到来之前,加紧整修被战火毁坏的宁远城,以及毁于火多难的中后所,和之前就已毁损的前屯卫、中右所、中前所五座城垣,“调用班军,责期完工,有违制者,分别处治”。
固然在修城过程中碰到了大麻烦,比如尚未竣工就遭遇雨多难,“城垣修而复坏,新葺之垣,遭雨倒塌”,但经过一年时间的塌了又修,
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到底还是大功告成了,“至本年末,山海诸城,未完者完之,覆圮者补之关宁锦防线,浚濠筑垣,扼险置器,壁垒一新,固若金汤。”
“关宁锦防线”分南北两段,南段为关宁(山海关-宁远)防线,长约100公里;北段为宁锦(宁远-锦州)防线,长度和南段基本一致。
袁崇焕对“关宁锦防线”加紧重修的同时,皇太极也在加紧备战。锦州城刚修睦,小凌河、大凌河二城尚未完工,皇太极就打来了,“宁锦之战”爆发。
“宁锦之战”爆发于公元1627年(天启七年)五月初六,皇太极亲身带兵8万(一说6万),出沈阳举兵向西,进攻宁远和锦州。
“宁锦之战”中,“关宁锦防线”的作用是巨大的,仅五月十一日那天,四面被围的锦州就发生过三次大战,明军“大战三次三捷”,锦州城坚如磐石,巍然不动。
大小数十战后,偷鸡不着蚀把米的皇太极因“城濠深、天气热、死伤多”被迫退兵。“宁锦之战”以明军大胜而告一段落。
“关宁锦防线”的最大“威力”,是它有一个很大的纵深。
古代一般防线基本上都是横向的,固然也有一定的纵深防御,但也不过是由几条平行防线构成的,而且平行防线之间联系不太紧密,很轻易各自为战。
关宁锦防线”就不一样了,特殊的地形上风使其形成了罕见的大纵深防御系统,防御后金的骑兵尤其有效,克服了骑兵的战术上风,占尽了“便宜”。
3、锦州再次成为“硬骨头”
说完了“关宁锦防线”,再缩小范围,单千航国际独说说山海关。
山海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原因只有一个:地势险要。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用“得山海关者得天下”来形收留其重要性的。
比如明末,若不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卖身求荣投靠满清引清军进关,满清做了18年(从1626年宁远之战算起)的进关梦,恐怕还得继续做下往,“关宁锦防线”也不会崩溃;满清要想从明朝手中夺得天下,即使有那个可能,也不知还要奋斗多少年。
时间进进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基本上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关宁锦防线”再次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收留忽视的痕迹,当时已控制东北97%土地和 86%人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啃的最后一块硬骨头也是锦州,拔下这颗钉子后才得以扩大战果,终极解放了东北全境。
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