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快评」代表建议开释“地摊经济”活力:善法善政助国进
新闻 | 2020-06-05 14:52
文/玄子
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的建议,近两日引起了一轮“刷屏”,她提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治理的同时,因地制宜,开释出“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
在本次两会上,“六稳”“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给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摆地摊”这一城市贫困阶层的谋生手段,至少与“六保”中的四保都有关联。
关注小千航国际摊小贩的生存之艰,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早在在2016年4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为小摊贩“撑腰”,他痛批个别城市夏天不让农民拉西瓜的小板车进城——“一味追求‘环境整洁’,牺牲了很多小商展。这样的城市实在是一座毫无活力的‘死城’!”李克强说,政府必须要进步规划、治理能力,决不能光图省事“一禁了之”。
相信尽大多数人都有过“帮衬”小摊小贩的经历,夏天的水果摊、冬天的烧烤档,可能是一座城市留给人们的鲜明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电影《雅马哈鱼档》,记录了个体摊档在广州的兴起,
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被视为改革开放激活民间经济活力的一大信号。犹记当年广州的各类集市、夜市,生机勃勃、热闹非凡,一个城市的贸易基因在沉睡多年后,于夜市的盏盏灯火中,找回了“千年商都”的影子。
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高大上”,“一刀切”的城市治理模式使得“走鬼”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某些地方甚至成了“过街老鼠”。一方面是乱摆乱放对破坏市收留环境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普通老百姓对“走鬼”的深切同情,使得执法者陷进“两难”。
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的建议,实在可以看作“后疫情时代”为最底层贫困群众就业提供的一个较好出路。她建议,应制定同一的“地摊经济”准进许可标准,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给予“地摊经济”从业者正当地位;根据地域情况,分类规定禁摊区、限摊区、开放区,对“地摊经济”实行分类治理;加大对早餐、农产品等民生刚需和突出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对相关从业者给予适当治理费减免等费用照顾等。这些建议,有一定的可执行性,而背后的人文关怀,更令人心头热和。
要知道,我们国家除了搞得了原子弹,也应收留得下卖茶叶蛋;除了可以树立大国形象,更需要每一个基层细胞安居乐业,才能让整个国家的肌体健康而又布满活力。城市治理的法律法规,固然有刚性原则,但若缺乏民本思想,这样的法律便不是善法,理应修改。唯有推行善法、善政,才得以国进、民进。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千航国际 吕航
审签 | 吕航
实习生 | 王玉洁
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