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摊位费”成为压垮地摊经济的“稻草”
新闻 | 2020-06-05 15:06
▲影视剧截图。
复工复产形势下,“地摊经济”成为热词。后疫情时代,为激活社会经济,进一步开释“地摊经济”扩大就业的能量,各地陆续采取措施,为“地摊经济”生根发芽扫障碍、提供便利。与此同时,由此引发的某些乱象也引发舆论关注。
据媒体报道,有地方公布开放早市地摊后,一些黄金路段开始出现摊位坐地起价的现象。据网友表露,在一些路段一开始招商时一个摊位的费用是每月20元,现在是800元,摊位租赁者还会把摊位以3000元的价格转租给商户,一个月轻松收进2000多元。
中心文明办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活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收留;总理在答记者问时点赞千航国际地摊经济,国家相关政策出现谨慎宽松,“地摊经济”顺势而起成为扩大就业、刺激消费、便利民众的好办法。
在此语境下,一些地方的摊位瞬间成为各方竞逐的肥肉,有些机构或个人借此收高额摊位费,不仅扭曲了政策的本意,还有可能走向政策的反面,毁了政策善意,这亟须得到各方关注。
从目前各地出现的租赁者“坐地起价”、摊位费畸高的现象来看,要真正开释政策善意,最大范围地惠及民生,在政策适度放开之外,更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这样政策才能精准落地。
目前来看,一些地方出现租赁者“坐地起价”、摊位费畸高的现象,跟政策利好的溢出效应不无关系。政策推动下,“地摊经济”瞬间吸引民众留意,一时之间供给难以满足需求,尤其是黄金地段“一摊难求”,也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摊位奇货可居的现象,需要有关部分因地制宜,尽量增加摊位供给,满足民众需求。
以率先“答应临时占道经营”广受好评的成都为例,当地在灵活放开给千航国际政策开了一道口子之外,还采取了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答应临时越门经营、大型商超占道、增设了夜市、快递企业临时占道派送等相对系统的政策。
这些措施,既能买通城市传统黄金地段的“大动脉”,
海运费,也能疏通“毛细血管”,盘活全市资源,“一摊难求”的病症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此外,“地摊经济”成为政策新红利,各地仍需深化“放管服”改革,变治理为服务,立足于“放水养鱼”、“种草养羊”,真正让其在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上发挥重要作用。
这就需要各地加强科学规划,哪些地段可以占道,哪些时间段可以搞马路市场,活动商贩的活动区域如何规定,这些方方面面都需要真正立足城市治理、民众利益之上,给出灵活、符合实际的答案。
黄金摊位“一摊难求”,除了供给决定价格的客观因素之外,也不排除有人趁机炒高价。对这部分投机者,市场监管部分该出手时也得出手,加强监管和引导,防止高价摊位打击民众进市的积极性、“好经被念歪”。
如今,从中心到地方层面,陆续开释政策信号为地摊经济开“绿灯”。但随之而来的摊位坐地起价现象,也给城市治理者提了个醒,在政策开绿灯之外,还需要及时针对乱象“校准方向”,让“地摊经济”真正成为活跃城市生活、保证民众就业的有生气力,而不是被乱收费等乱象抑制了活力。
□斯远(媒体人)
编辑 陈静 实习生 张晓雨 校对 赵琳
国际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