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走向成功(1)——当你刚刚成为学科组的成员
本文[1]从你刚刚成为学科组(有些地方是研究室或教研室)的成员谈起。有一些年轻人进入科学共同体成为某个专业的新成员,是基于一种称为“无为”的状况。也许你有一个好的博士学位,你认为搞这样的研究很有意思。也可能你看到许多人留在学校了,所以你也想在学校工作。这些想法不能算作有误,但也不是跨进科学研究大门的最好方式。
科学研究是什么?总其概要,科学研究是关于发现新事物并且把它们应用到改善人们生活和工作,以及与人们生活及其相关的动物、植物的生活方面的一类职业。作为一种职业的科学,对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们的要求,相比许多年以前要高了许多,而且变得越来越高,对科学研究充满兴趣,实验动手十分熟练已经是不够了。我在后续文章中要讲到这些要求。
有了上面这个认识恐怕也还是不够。学科组是科学共同体的基本单元之一。这个学科组在共同体中的口碑,与你的成功关系密切。你到某个学科组工作了,这表明你在得到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工作后,决定一辈子从事科学研究(在研究院所),或者又搞科研又教学(在大学)。在新职业岗位上,你知道自己一要主动,二要投入。另外,这里你碰到了第一件事:如何处理与学科组以及学科组组长的关系。在《科技导报》“主编心语”系列文章“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一文中,我讲过如何处理与导师的关系,提到了与导师交往的一些规则,你不妨看一看[2-3]。与学科组组长及其他成员的交往和与导师的交往虽有不同,但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假如你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实践了这些规则,你把它们带入新的工作之中既是自然而然的,也是十分有益的。你不妨留心一下别的成员是如何贡献于学科组的。请记住自己是学科组的一员,应该也可以为学科组带来好口碑。学科组肯定会有一些工作需要所有成员一起分摊,同时又会让你感到在许多时间里各人在忙着完成各自的任务。学校和研究所每年会对新到岗位的年轻人开设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会谈到你进入学科组(实际上是进校)后对你的有关要求。有的学校在学期之间会开设讲座,介绍你作为科学共同体的新成员必备的知识,例如交流和口头报告的技巧、发表和出版、申请科研经费、访问学者、学术团体会员资格、科学道德以及科学研究的其他方方面面。参加这种培训会使人增强成功的信心,但这样的讲座也常常被实验压力或其他科研压力挤掉了。有一些年轻人甚至并没有得到培训。学科组长或者学术带头人挤得满满的日程表,实际上意味着刚刚进入学科组的年轻人也许不得不用自身经历或“错误”来得到这种培训,尽管这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