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库丨美国事“再伟大”还是再动乱、再分裂?
物流新闻 | 2020-06-04 16:28
时光时常在人们不经意间流失,但其间的一些特殊印记却不会被轻易抹往。
四年前的2016年6月,美国总统竞选战渐进高潮,当时共和党杀出的“黑马”特朗普,摸准了美国很多选民求变和民粹主义的心理心态,以竞选活动现场煽情演说兼之在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的煽动,大肆鼓吹“美国优先”“让美国再伟大”。
资料图片:2017年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特朗普在美国第45任总统就职仪式上发表讲话。在欢呼和抗议声中,唐纳德·特朗普20日中午在华盛顿国会山宣誓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发表以“唯有美国第一”为主旨、以保护主义为主基调的就职演讲。(来源:新华社/法新社)
当时华盛顿的建制派和美国的很多传统政治精英们对此不屑一顾,以为特朗普这个毫无从政经历的“草根竞选者”不过是为了哗众取宠而发出一些惊世骇俗的竞选言论,不会有多少人信他。但他们错了,特朗普的“让美国再伟大”口号,蛊惑了很多的美国选民,让他们信以为真,从而热血沸腾、憧憬未来。
也因此,特朗普让美国和国际上的传统政治势力大跌眼镜,赢得了2016年的总统选举,不管服不服,特朗普进主了白宫,无论其是带着梦想还是谎言。
2017年1月20日的美国总统宣誓就职仪式,给了特朗普举国关注、全球瞩目的演说机会。彼时的特朗普更加踌躇满志,利用他在当美国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时早已练就的功夫,以更具煽动力、诱惑力加权威性的演说,推进他的“让美国再伟大”口号。
资料图片:2017年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特朗普(前)在美国第45任总统就职仪式上发表讲话。(来源:新华社/法新社)
当时不少美国人在奥巴马总统的统治下生活了8年,对美国的种种现实不无怨怼,因而把殷切的目光和求变向好的希看,热切地寄托于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四年时间,匆匆而过,如今美国再一次进进紧张激烈的总统选举阶段。让美国选民服下“美国优先”和“让美国再伟大”很见效的特朗普,正再次用这种口号向美国选民倾销,以期再赢一把,获得连任。
但这一次,“让美国再伟大”的口号明显失灵了,由于很多美国选民变得聪明了,过往和现实迫使他们不得不沉思、深思和反思特朗普不中断蛊惑的“让美国再伟大”这服“神药”是否真的灵验。特别是特朗普执政3年半来的种种题目,让越来越多的美国选民从梦幻变为清醒,也由此变得日益不满和愤怒。
特朗普执政三年半来,美国在内政、外交、经济、社会、民生、种族等方面日益暴露出的一系列严重题目,让除了特朗普本人及其高级幕僚、特朗普领导的共和党及其铁杆支持者以外的人,大多感到心灰意冷、极度不满和焦虑,很多人发出了“上当受骗”的感慨。
不妨来看一看,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究竟实现了什么样的“再伟大”。
政治上,美国这三年多来风波迭起,朝野两党和府院之争日甚一日,政治分裂严重加剧,特朗普固然在共和党人控制的参议院力保下,终极被免除了“政治死刑”,但他成了美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位遭众议院弹劾的总统,这个历史的污点将永远无法抹往。
资料图片:2019年10月31日,在美国华盛顿,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主持针对总统特朗普进行弹劾调查程序的决议案投票。(来源:新华社发梅利娜·玛拉摄)
千航国际
共和党人由于特朗普而遭到了美国舆论越来越严厉的政治道德拷问。共和党内真的铁板一块地拥戴特朗普吗?表面看是这样,但实际内部暗流涌动,目前只是由于共同的政治利益而不得不继续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有评论指出,这三年多来特朗普绑架了共和党,共和党也被特朗普所绑架。也许“一荣俱荣”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但“一损俱损”难免在共和党未来的行程中出现。今年的总统选举和国会议员的更换选举,将是对共和党的最大挑战和政治生命考验。
美国的府院矛盾由来已久,但现任总统与现任国会众议院议长的公然怒怼、长期反目,在美国历史上并未几见。不仅如此,美国现任总统与前任总统的关系,也紧张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特朗普不仅全面推翻了前任总统的内外政策,让美国在国际上陷进全面尴尬和失德失信的指责,而且特朗普一次次地公然羞辱前任总统,推责甩锅于前任总统,让前任总统们怒火中烧,也让很多美国民众感到愤愤不平。
不仅奥巴马或公然或私下地果中断对抗,连小布什总统也在疫情期间实在看不下往,而公然表明了自己的不满态度。现任总统对前任们没有半点儿认可和尊敬,这无论在美国还是任何其他国家,都不会得人心。
经济上,特朗普上任后一度借奥巴马经济政策遗产和美国经济周期性增长的惯性,并通过全面放松对华尔街的监管,曾有过一段“岁月静好”,出现了美国“经济增长强劲”和“就业率创历史新高”的“黄金时期”。但往年底今年初以来,特别是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恶化以来,这些都成了“昙花一现”。
如今的美国经济,已深陷危机,美国各种分析和数据都表明,
国际物流,美国经济正在滑向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在增长率、失业率、风险性和美国出口等主要指标方面,都危机四伏。特别是特朗普一直引以为傲的美国就业率,已经一落千丈,目前至少有4000多万人申请失业,失业率已猛增到20%以上。
即便在疫情之前,美国经济也从未实现过特朗普许诺的增长率,因此特朗普也拿不出什么可超越奥巴马时期的经济业绩。美国股票市场虽升值了,但被普遍以为泡沫太千航国际多,很多属于金融炒作,潜伏的风险巨大。美国的经济实际很差。
国际上,特朗普执政三年半来,一方面频频退群毁约,自遭孤立,另一方面特朗普四面出击,挥舞制裁大棒和关税大棒,向世界各国发起经济战、贸易战,进行敲诈讹诈,闹得乌烟瘴气。美国不仅与联合国、联合国下属组织,特别是与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势不两立,而且与德国、法国等美国的传统西方盟国关系紧张,美国的国际盟友越来越少,最近的一系列事态表明愿意公然站在美国一边的国家已经寥寥无几。
美国不可信、美国领导人不可信,也不值得信,已经成为当下国际社会的普遍共叫。美国曾经是世界的主要领导气力,但此次全球疫情暴露出美国对全球事务和国际重大危机的不关心,只是痴迷于指责他国,企图甩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人类社会规律,在当下的美国展现得淋漓尽致。“美国优先”的自私狭隘,让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了美国的真面目,感受到了惨痛教训,也使美国变得日益自闭孤立。
在社会层面,这几年的美国变得更加分化分裂,让美国社会布满了矛盾,甚至相互仇恨和种族敌对。一方面,美国的贫富悬殊更加深化,很多普通美国人和美国家庭生活困顿,悲观失看甚至不无尽看;另一方面,美国的种族矛盾进一步激化,“白人至上主义”在这几年变得更加猖獗,白人与非裔、拉美裔和亚裔美国人的矛盾加剧,美国当局不是在公平处事,缓解矛盾、平息事端,而是以“明显的种族主义态度”和“美化暴力”的言论火上浇油。
自上周以来,非裔美国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虐杀事件引发了全美各地乃至世界多地的抗议骚乱。美国已有两个州和40多个城市或公布紧急状态,或实行宵禁。美国社会舆论和民意再次严重分裂。
资料图片:6月1日,一名男子在美国华盛顿白宫前手持标语抗议。5月25日,美国中西部明尼苏达州白人警察暴力执法导致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死亡,由此引发的抗议示威活动连日来在全美持续蔓延。(来源: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特朗普在发现当地警察控制不住局势的情况下,紧急调动更多的美国国民警卫队甚至作战部队进驻一些城市,试图以武力平乱,但遭到的是更大规模的反抗对抗。美国多个州的州长和市长,对特朗普的武力政策态度明确抵制反对,美国主流媒体对特朗普在处置弗洛伊德事件中的言论行为纷纷抨击,连白宫对面的教会监管职员也对特朗普表达了不满。
6月1日特朗普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6月2日一早又在推特上吹捧动用“压倒性的气力”应对各地抗议骚乱,被美国舆论普遍指责为带有明显的种族主义煽动性和暴力倾向。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拜登在推特上发表推文,抨击特朗普“利用美国军队来对付美国人民”。
6月2日,拜登在由于疫情大流行停止了参加外地竞选活动数月后,来到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发表演讲:“看看我们现在的状况并重新思考:这是我们吗?这是我们想要成为的人吗?这是我们要传递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的信息吗?”他警告说,当下恐惧、愤怒指责而不是追求幸福正充斥着美国!他质问道:“这是我们想成为的美国,我们知道我们可以成为的美国,我们内心所知道的美国,可以而且应该成为的美国吗?”
拜登指出,美国的“国家灵魂”正在受到威胁,他呼吁美国当局和美国人民共同努力、防止暴力,拯救美国。他还呼吁美国国会就消除美国“系统性的种族主义”采取有力行动,尤其要着力解决美国少数族裔人的生活困难,并严厉制止白人警察的暴力执法行为。他表示,假如他在11月的大选中当选,将成立一个美国国家警察监视委员会来严格监视执法。
拜登夸大,弗洛伊德遇害事件是“对我们国家的警钟”。他说,“我无法呼吸,我无法呼吸!”这句弗洛伊德在遭警察“跪杀”时的最后遗言,不仅仅是弗洛伊德与白人警察的生死对话,而是“在对一个国家说话,而这个国家经常只是由于你的肤色而会危及你的生命。他们在对这个国家说话,这个国家有超过10万人死于病毒,有4000万美国人申请失业,这些死亡和失业的人数不成比例地集中在黑人和少数民族社区”。拜登指出,目前美国感到不能呼吸的不仅仅是弗洛伊德,也不仅仅是弗洛伊德在失往生命时的呼喊,而是美国数百万失往工作的人们“生活过程中”的呐喊。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华盛顿邮报》在5月最后一周对1001位美国选民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拜登的民众支持率已领先特朗普8个百分点,特朗普仅获得45%的美国民众选票,而拜登则获得了53%的选票。45%的选票不过是特朗普一直以来的共和党铁杆支持者的基本盘。假如这种状况延续到11月初的大选,则选举结果也就不存在悬念了。
特朗普总统正在全力反击,他现在的主要目标或者说唯一目标是千方百计谋求连任,但若其“让美国再伟大”的口号依然是空话一句,甚至现实是颠倒的,那他恐怕就会离白宫越来越远。
(作者周远为东方智库首席研究员)
东方智库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电话即微信号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东方网态度。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