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南沙国际冷链项目作为亚洲港口规模最大的冷链冷库项目正式启用,总体规划库收留为46万吨。今年以来,南沙口岸冷链进口聚集效应更加明显,今年上半年,南沙口岸冷链进口175.5亿元,同比增长近8倍,增幅全国第一。
2021年,南沙集装箱吞吐量为1766.03万TEU,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55亿吨,进出口总额突破2600亿元,助力广州港跻身全球港口TOP5行列。
广州港南沙四期码头工程技术部经理助理李树沛先容,全自动化作业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相较传统码头,智能化码头同等规模下可节约人力约七成。
“这里将成为整个华南地区的‘超级大冰箱’。”广州南沙国际冷链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磊告诉记者,这批货物可通过高速公路向外辐射,1小时即可覆盖大湾区城市群,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24小时可通达全国各地,大大缩减客户物流链和时间本钱。
看着一辆辆崭新的汽车陆续驶进“环球快线号”汽车滚装船舱,南沙汽车码头业务拓展部经理陆春荣开心地告诉记者,目前,南沙累计开辟了6条外贸汽车出口航线,覆盖多个国家,吸引了包含雪佛兰、长安、吉祥、奇瑞、中联重工等在内的10余个汽车品牌于南沙出口,覆盖轿车、SUV、重型卡车、挖掘机等数十种车型。
“聪明型码头建设、港口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是港口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彭建强说,盐田港于2021年启动东作业区聪明港口建设,总投资约145亿元,计划打造玉成球领先的无人作业港口,将新建3个20万吨级泊位,新增300万标箱产能。预计到2025年盐田港吞吐量将达1800万标箱,2035年达2600万标箱。
“2012年,南沙港区外贸航线不足50条。”广州港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先容说,今年以来,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广州港南沙港区相继开通了泰国、越南、澳洲、俄罗斯等新航线,外贸班轮航线数目达150条,成为广州港团体积极贯彻落实“南沙方案”、全力保障全球供给链稳定畅通的重要体现。
今年10月,随着“中远海运源泉”轮顺利靠泊广州港南沙港区,中远海运特运WCSA新航线正式开通,提供南沙与南美国家之间的进出口直航服务。
港口效率的提升,背后是技术的赋能。“以科技为主导”将成为世界一流港口的新赛道,聪明型码头建设、港口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港口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物流关键,在助力建设新发展格式上发挥着“交汇关键”节点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港口也从面向海洋向深进内陆“双向奔赴”,加强对经济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畅通“双循环”。
由广州南沙港向东几十公里处,盐田港码头在有序作业,在龙门吊节奏感十足的机械声中,码头岸桥吊臂有序地吊起一个个集装箱,然后稳稳地整洁放置到岸边的巨轮上,不久后,一箱箱“中国制造”将开启自己的远洋之旅。
在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南区,一辆辆冷链货柜车络绎不尽,车上满载着而来的是海外的椰子、龙眼、山竹、车厘子等新鲜水果。
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港口群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日常一幕。每年,有超过8000万个标准集装箱(TEU)从此出发,运往世界各地。
盐田港总经理彭建强指着港口来往的大型货船向记者先容说:“我们是出口型港口,把中国制造的优良商品运往欧美、北欧为主的地区,货物吞吐量的95%是外贸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