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一下,在五大国际市场上,香港都高居大湾区第一,除了东南亚市场外,其余几大市场份额都超过六成,展现出当之无愧的大湾区“国际当担”。广州机场占据所有市场的第二份额。澳门机场仅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市场占据大湾区一成客运份额。
一是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红利。大湾区客观上形成了“一国两制,三种货币,四个关税区(含内地自贸区),四地政府(深圳计划单列市),五种机场治理体制”的发展现状。这一特征对经济要素活动造成了较大障碍,但同时,也表明随着大湾区一体化的推进,要素实现自由活动,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可期。一旦过境便利、标准对接、资格互认,大湾区将形成一个湾区大市场,区内小循环。就举个简单例子,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后,澳门机场的腹地人口将从65万,拓展到整个大湾区6991万,市场收留量扩大了100倍。这就是大湾区发展红利。
大湾区机场规模呈现“3+2+2”格式,广州、香港、深圳机场无疑是三巨头,广州机场占据33%的旅客份额,香港机场份额32%,深圳机场份额24%。而珠海机场旅客份额6%,澳门机场4%,另两个支线机场份额更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