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其成功开发的碳中和绿色新能源船型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一经推出 -EMC海派

 海运新闻     |      2023-02-11 07:42
 


沪东中华总工程师宋炜说:“我国LNG船实现了奋起直追、迭代创新的长足发展,不中断缩短与国际同行的差距,在全球LNG船订单爆发式增长中,稳扎稳打抢抓机遇。”
刚刚过往的2022年,中国造船业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7.3%、55.2%和49.0%,这一成绩彰显了中国制造国际领先的规模与实力。而数据背后的科技创新、智能绿色和产业带动更能显示我国造船业提质升级的“新航迹”。

“在全球新造船市场大幅回落的背景下,我国船企克服极端天气等一系列困难,继续巩固在上风船型的领先地位,并向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迈进。”中国船舶产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说。
1月27日,远海汽车船公司的“中远腾飞”轮满载3968辆中国造新车从上海南港码头缓缓驶离,目的港为土耳其代林杰港和意大利利沃诺港。这是远海汽车船公司2023年开辟的第一条定制化专班航线。


2022年,我国船企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在高技术船舶研发和建造方面持续取得新突破。全球箱量最大的2.4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实现批量交船,全球首艘10万吨级聪明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全球首艘第四代自升式风电安装船等一系列高端船舶产品及新型海洋工程装备成功交付。

带动产业“联动”
除加大绿色智能船品研究外,中国造船业正在大力推进船舶建造的整体数字化转型,以骨干企业建设和技术改造为依托,结合重点产品研制需求,加快研制面向船舶产业的智能制造技术装备,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支撑产品建造质量和生产效率进步。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已先后攻克重量控制技术、振动噪声控制技术、安全返港系统设计技术等难关,全面进进内装和系统完工调试的‘攻坚期’。”外高桥造船副总经理、大型邮轮项目总建造师周琦说。

2022年,我国船企围绕智能、绿色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取得一系列突破,为国际航运市场提供“中国方案”。


与此同时,我国船舶行业加紧科研攻关,船用高端钢材研发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板全部实现国产替换,化学品船用双相不锈钢国产化率由不足50%进步至90%以上,国产高锰钢罐项目顺利开工打破国外技术垄中断,产业链供给链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




“通过与全球101个供给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了在设计、原材料制作、现场施工、调试交付的全流程合作。外高桥造船跨行业、跨地区吸纳了超过500家全球供给商推进邮轮设计建造。”周琦说,外高桥造船还成立了大型邮轮创新中心,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已有40余家上风企业进驻。
驶向“绿色智能蓝海”

据中国船舶团体统计,2022年中国船舶团体累计签约大型LNG运输船订单达49艘,合同金额超过100亿美元,订单总量占全球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不足7%跃升至2022年的近30%,创历史新高。
智能化、绿色化是全球造船行业发展的方向,新能源动力应用、信息技术赋能等是全球造船业共同面对的新课题。中国船舶产业将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努力成为全球船舶行业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与大型LNG船一样被誉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的大型邮轮建造也取得重大进展。2022年8月8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工建造,标志着中国造船业“双轮同造”,向大型邮轮批量化、系列化建造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船舶产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船企批量承接各类船舶订单,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12种船型新接订单位居全球首位,集装箱船、散货船、原油船、化学品船、海洋工程辅助船等船型全球市场份额均超过50%。

其成功开发的碳中和绿色新能源船型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一经推出
-EMC海派

高端产品密集涌现


在建造治理环节,快速进步船舶建造工艺水平和治理能力,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必不可少。比如,外高桥造船打造薄板生产智能车间,以MES系统为核心,搭配产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产线智能化管控,提升分段建造效率和精度治理水平,有力保证了船体建造的精准高效。
2022年,全球大型液化自然气(LNG)运输船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井喷”态势,中国造船业主动作为、抢抓机遇,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LNG船订造、交付取得突破,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成为2022年中国造船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除了服务外贸进出口和航运物流业,造船业以产业链长、创新带动力强的上风,也在推动着上下游产业联动和供给链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
“船舶产业高度国际化、产业链长、技术密集、辐射面广,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李彦庆说。以国产大型邮轮为例,其突破性意义在于,2500万个零部件的庞然大物带动起材料、零部件、设备系统的研发与建造,吸纳了大量企业分工与合作,发挥好国产大型邮轮产业链“链长”作用,有力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全球首艘LNG双燃料动力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船、全球首艘20.9万吨纽卡斯尔型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随着一艘艘高端LNG船建造成功,我国造船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运输的重要参与者。中国船舶产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形成了以沪东中华、大船重工、江南造船、招商海门和江苏扬子江船业为主的多个大型LNG船建造企业集群。


 

新年伊始,中国造船企业斩获新订单。意大利GRIMALDI EUROMED公司从中国船舶团体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简称“外高桥造船”)订造5艘9000车汽车运输船。大型汽车运输船成为中国造船业进军高端船品市场的又一标志,这也是中国造船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的船坞内,全球箱量最大的2.4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NE336”正在紧张建造。这是由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2.4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目前在手订单近10艘。在此基础上,其成功开发的“碳中和”绿色新能源船型——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一经推出,备受市场关注,有力提升了中国造船产业在中高端船型方面市场竞争力。


中国船舶团体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瞄准国际行业新能源动力研究前沿,设计的大型汽车运输船不仅运量大,节能减排特性更是十分突出,其配备中压岸电系统可在码头装卸货期间实现“零碳排放”,后续还可通过改装直接使用氨燃料。

大型汽车运输船的快速投放市场助力我国汽车出口,也为航运物流企业拓展汽车运输市场份额赋能。2022年,远海汽车船公司新造21艘LNG双燃料大型汽车船,使其成为汽车专业运输领域新气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