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银行要实现转型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利用新技术不中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渠道。数字化转型将是银行的重点发力领域。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近日联合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2)》显示,55.4%的受访银行家以为“金融科技引领数字化转型,带动业务增长”是银行业未来首要的利润增长点。
董希淼表示,金融治理部分通过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创造了公平公道的竞争环境。《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征信业务治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分规章出台,为金融科技行稳致远奠定了制度基础。金融机构、科技公司要协同发力,以赋能实体经济为根本目的,不中断进步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普惠性。
多家股份行的金融科技投进占营业收进的比重也有所提升,金额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比如,2022年招商银行累计投进141.68亿元,同比增长6.60%;中信银行信息科技投进87.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08%,占营业收进的4.14%;兴业银行信息科技投进82.51亿元,同比增长29.65%,占营业收进比重上升0.83个百分点至3.71%。
“金融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金融科技的根本使命在于更加有效率地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部分和社会大众,快捷、普惠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金融科技应用应帮助金融机构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覆盖长尾市场,提升小微企业和个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科技投进加大
在上市银行公布的2022年年报中,“金融科技”成为年报高频词。年报显示,2022年银行业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投进金额持续增加,金融科技人才占比进一步提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在金融实务中得到广泛运用。
赋能普惠金融
渤海银行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为业务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伴随数字化转型持续深进,渤海银行的金融服务质效得到提升。2022年6月,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渤海银行手机银行6.0发布,将数字化触手从金融服务伸展至生活服务,与实体网点、云网点、远程银行等多渠道互联互通。渤海银行手机银行围绕渤银E付、渤银E财、渤银E贷、渤银E管家四个服务品牌,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包括新一代数字信用卡、全线上申请审批的消费类贷款快易贷、代发综合服务专区和数字人民币产品等。
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韶峰表示,金融科技的运用明显提升金融业的服务和经营决策效率。以智能语音机器人为例,它可以助力银行客服完成信用卡、理财营销等工作,减少金融机构客服人工投进,帮助金融机构降本增效。在银行零售业务上,“智能语音应答+人工”模式比“人工模式”节省本钱约五成,“智能语音应答”模式比“人工模式”节省本钱约九成,两种模式考核结果接近人工服务标准的90%至95%。
银行业如何更好地为“三农”、小微企业服务一直是行业难点。对银行而言,普惠金融服务往往伴随着风险高、本钱高、收益相对低的痛点。如何解决这些痛点,金融科技是一个重要手段。贸易银行通过运用现代金融科技等手段,进步金融服务普惠性。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专家以为,“十四五”规划为银行深化改革指明了三条主线:一是要加快数字化转型,进步服务效率。二是培养金融科技能力,进步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建立规范有序的数据流通环境,防范数据风险。
记者梳理银行年报还发现,平安银行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优化升级供给链金融平台“平安好链”,为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中小微客群提供线上供给链金融平台业务,涵盖应收账款确认及转让、融资、结算、风险治理等服务。2022年全年通过“平安好链”平台促成的融资发生额735.08亿元,同比增长41.4%;浙商银行在技术中台落地“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场景建设,具备动态监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等能力,已覆盖钢铁、石油、机械加工等多个行业,在多个分支机构落地应用,赋能供给链金融综合服务。
不少银行还不中断优化组织架构,构建适合金融科技发展的人才结构,金融科技人才占比进一步进步。在组织架构优化方面,光大银行在年报中表示,该行加强顶层设计,设立数字化转型委员会,调整构建由金融科技部、数据资产治理部、科技研发中心和智能运营中心组成的“两部两中心”金融科技运作体系。建设银行表示,将金融科技人才工程列为全行首个重大人才项目,着力推进“懂科技的治理人才”“懂业务的科技人才”“懂行情的市场化IT人才”三类人才队伍建设;邮储银行表示,初步完成“青年、骨干、领军”三级人才梯队搭建。
“农业银行线上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农银e贷余额达到3万亿元,增速42.3%。数字化渠道上风进一步增强,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达到1.72亿户,新增1988万户。总量、增量均保持同业领先。数据应用不中断深化,通过精准营销识别的小微企业潜伏客户转化率超过30%。”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说。
202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到2025年金融科技发展的愿景、原则和重点任务。近年来,人民银行会同各方出台一系列监管基本规则,多措并举引导金融业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有效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推动金融科技规范有序发展。《规划》是未来四年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总纲领。在《规划》引领下,我国金融科技将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向“积厚成势”新阶段,实现金融科技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
数字化转型提速
年报显示,2022年工商银行金融科技投进262.24亿元,是投进金额最多的国有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金融科技投进额分别为232.11亿元、215.41亿元、232.90亿元、116.31亿元、106.52亿元。
“金融产业中老百姓是需求方、金融机构是供给方、金融科技公司是赋能方。面对日渐升级的金融需求,供给存在一定的缺口,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为填补供给需求创造了可能。”张韶峰说。
“金融科技的运用,能够较好提升银行的运营效率、降低贷款风险、降低运营本钱、提升营销效果。”邮储银行合肥市分行副行长唐徐春说,邮储银行已经构建了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通过机器学习、语言语音、生物识别、智能图像等技术,在运管、信贷、财务等多个业务场景广泛应用。 “未来,我们将充分运用金融科技,不中断优化业务流程,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唐徐春说。
在金融科技的重点投向方面,招商银行以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持续支持新能力建设与新模式探索,报告期内,金融科技创新项目新增立项577个,新增上线项目489个。中信银行重点投向云化基础设施、前中后台业务数字化和大数据研发等领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