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荷兰皇家航空787客机 来源/荷航官网
近日,荷兰航空发表一封公开信,鼓励游客减少飞行次数,倡议乘客“负责任地飞行”。并提出相应措施减少航空客运的碳排放量,邀请所有航空业利益相关方——包括航空旅行者和业界其他航空公司,打造更加可持续的未来航空业。在荷航制作的“负责任飞行”宣传短片中,他们更多地关注乘客出行的选择,提出诸如“你能改乘火车吗?”、“你是否可以补偿您的碳排放,或轻装登机,来做出您的贡献呢?”等问题。
图片来源:荷兰航空
航空公司劝人“别坐飞机”,这似乎就像香烟包装盒上印着“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具有强大的反差感。而这一切,在早已笼罩北欧的“飞行耻辱”潮流之中,就显得并不稀奇了。
“Flyskam”——意为“飞行之耻”,是瑞典人为羞辱那些坐飞机的人而专门发明的一个新词汇。在瑞典,不坐或少坐飞机、改坐火车去世界各地游玩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哥德堡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此前提出,瑞典在1990年至2017年间的人均排放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五倍,而瑞典国际航空旅行的排放量自1990年以来飙升了61%。为解决高碳排放带来的生态环保问题,“飞行耻辱”让越来越多的瑞典人放弃乘坐飞机出游。
图片来源:Instagram @makesmthng
但不坐飞机去旅行,这真的现实吗?
这个问题或许可以在一个瑞典女孩身上找到答案。
图片来源:Instagram @ GretaThunberg
格蕾塔·汤伯格(Greta Thunberg),年仅16岁的她已经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瑞典气候活动家了。作为“不坐飞机”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她从2015年开始就没登上过飞机。她前往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往返行程中,乘坐各种火车的时间超过60个小时。她去往直接各地都会在火车站留下“Flyskam”的宣传标语,“在一件事情成功之前,人们总会认为那是不可能的。”2019年,她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目前,她的Ins账户有220万粉丝,很多人受到她的影响,为了降低碳排放量,保护地球环境,减少坐飞机的次数。
图:格雷塔·汤伯格在世界各地火车站发起倡议 图片来源:Instagram @ GretaThunberg
而瑞典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例如瑞典电视滑雪评论员比恩·凡尔瑞(Bjorn Ferry)表示他未来都会乘坐火车前往目的地;瑞典电影界的250人在该国最大的日报《每日新闻》(Dagens Nyheter)上发表联名倡议,为减少飞机运次,呼吁瑞典电影制片人限制海外拍摄。
图片来源:Instagram @climatepledge
这样的倡议确实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成效。瑞典权威旅游杂志Vagabond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去年瑞典出国旅游人数减少了64%。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调查显示,2018年,23%的瑞典人放弃乘飞机旅行,比以往提高了6个百分点。国家铁路运营商SJ报告称,今年冬季商务旅行的客运量增加了21%,政府已宣布计划在2022年任务结束前将夜间列车重新引入欧洲主要城市。
“少坐飞机”运动带来的乘客量下跌,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上涨的航空燃油价格、疲软的瑞典克朗、频繁的罢工运动等因素,让瑞典航空公司的盈利状况捉襟见肘。
瑞典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Swedavia AB(下简称SAS)运营着包括斯德哥尔摩和哥德堡等地区的10个主要机场。由于“飞行耻辱”的盛行,SAS正经历着最艰难的时刻。今年到目前为止,SAS股价下跌近40%之后,其市值已降至50.9亿瑞典克朗(5.46亿美元)——这意味着这家瑞典主流航司的市值,已经低于北欧地区最大的公共交通服务提供商Nobina AB(51.1亿瑞典克朗)。
近年来,航空业碳排放的持续上升威胁到“巴黎协定”的目标,而北欧国家的“不坐飞机”运动正式为世界各地航司敲响了警钟。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考虑来看,航空公司的智能化、节能化转型是必要的趋势,也为航空公司的“负责任”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