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欧洲之翼航空飞机 图片来源:欧洲之翼航空
由于欧洲低成本航空市场竞争激烈,作为传统的网络型航空公司,德国汉莎航空母公司汉莎集团在低成本领域已经深耕多年。虽然旗下低成本子公司从德国之翼发展到欧洲之翼,低成本业务也从短程市场延伸到远程市场,但其低成本业务的发展始终不尽如人意,盈利能力欠佳。
近日,汉莎集团宣布,欧洲之翼将停止运营远程航线。在此之前,该公司还表示,欧洲之翼今年的亏损将超过预期,而这将拖累汉莎集团的业绩。有业内人士称,欧洲之翼进军远程市场可能是汉莎集团过去10年最严重的战略失误,而现在终于解脱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退出远程市场
欧洲之翼首席执行官托尔斯滕·德克斯近日在汉莎航空资本市场日上表示,欧洲之翼将退出远程市场,专注于欧洲除德国法兰克福和慕尼黑枢纽之外的点对点短程业务。这是该公司尽快恢复盈利战略的一部分。
而就在几天前的6月16日,汉莎集团发布盈利预警,将2019年的预期利润率从此前的6.5%~8%下调至5.5%~6.5%。除了今年的燃油成本可能比2018年增加5.5亿欧元之外,该公司还将欧洲之翼低成本业务收入减少作为盈利预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欧洲之翼进军远程低成本市场要从2015年前后说起。当时,挪威航空及其同类公司纷纷发力远程市场,大有从老牌航空公司碗里抢食之势。由于在10多年前误判了以爱尔兰瑞安航空、英国易捷航空为代表的低成本航企对其短程业务的冲击,汉莎集团此次似乎决定不再重蹈覆辙,并迅速作出反应。随着挪威航空的持续扩张,汉莎集团将空客A330飞机交给原本只运营短程航线的欧洲之翼运营。
2015年11月,欧洲之翼便开通了首条从德国科隆/波恩始发的远程航线。2018年夏季,该公司开通了首条从德国慕尼黑始发的远程航线。2018/2019年冬春航季,其将远程航线的始发地从德国科隆/波恩改为德国杜塞尔多夫,以填补柏林航空留下的空白。
如今,低成本航企在远程市场上的经营每况愈下,给欧洲传统航企带来的威胁看起来似乎烟消云散了。有的远程低成本航企还在运营,有的则已经破产或倒闭。例如,在今年3月暂停运营的冰岛WOW航空不仅现金流断裂,而且在低价出售的情况下也没有竞争对手愿意接手。其他规模较小的航空公司在远程市场上也是昙花一现,如曾在欧洲至美国市场上提供99美元单程机票的Primera航空。
无论是挪威航空首席执行官比约恩·科约斯,还是亚洲航空集团首席执行官托尼·费尔南德斯,都没有人想出办法让低成本航企在远程市场上保持持续盈利。对汉莎集团而言,继续让欧洲之翼执飞欧洲至北美和亚洲的一些远程航线,并因此蒙受亏损似乎已无必要。
相比之下,欧洲这些领先的短程低成本航企依然是汉莎集团主要的竞争对手,所以欧洲之翼仍将继续运营短程航线。汉莎集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其在欧洲短程市场上的收益受到了运力持续过剩的影响,尤其是在德国和奥地利。虽然欧洲之翼的这些短程航线可能永远不会赚大钱,但为了阻止瑞安航空、易捷航空在德国扩张,这或许是一个还不错的防御性品牌。
图:失意的远程低成本模式 图片来源:《中国民航报》
2021年实现盈亏平衡
有趣的是,欧洲之翼此前已经在宽体机上增加了可平躺的商务舱座椅,并用于执飞德国杜塞尔多夫至美国纽约、拉斯维加斯、迈阿密、佛罗里达州迈尔斯堡航线。增加商务舱座椅说明了欧洲之翼存在一个问题:它似乎并不清楚自身的定位。该公司究竟是一家真正的低成本航企还是混合型航企?它想刺激市场需求还是简单地服务好现有旅客?
同时,欧洲之翼还经常改变自身的发展策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汉莎集团并不希望欧洲之翼执飞从汉莎航空核心枢纽慕尼黑和法兰克福始发的远程航班,以免蚕食其利润丰厚的全服务业务。但去年,德国之翼将业务拓展到了慕尼黑,今年3月还宣布今年10月将运营从法兰克福始发的航班。现在,欧洲之翼又宣布将集中在本土市场上发展点对点业务。
德克斯称,欧洲之翼最迟将在2020年底停止所有远程航线的运营,并将它们转交给汉莎集团的其他网络航空公司运营。此外,该公司将在其核心市场德国杜塞尔多夫、科隆/波恩、汉堡和斯图加特寻求发展,同时关闭不盈利的较小基地,削减不盈利的航线。汉莎集团的理念是,精简后的德国之翼能更好地与低成本同行竞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