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首单跨境船舶租赁业务落地。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公司的全资控股子公司租赁两条1138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出租方为浦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新设于临港新片区的项目公司。
这是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在临港新片区落地的首单船舶跨境租赁业务。目前,我国境内商业银行旗下的金融租赁业务正蓬勃发展,并迈出了国际化、专业化的步伐,以飞机、船舶为租赁物,开展跨境融资租赁业务的案例大量涌现。
在岸离岸业务融合
据介绍,临港新片区该单跨境船舶租赁项目采用的是售后回租的结构,即由达飞海运的控股子公司作为卖家将船舶卖给由浦银租赁设立于临港新片区的项目公司,同时,浦银租赁的项目公司作为出租人将船舶出租给承租人达飞海运的控股子公司。租赁物为两艘11380TEU(标准箱)的大型集装箱船舶,项目金额1.09亿美元。
对于此次与临港新片区的合作,浦银租赁副总裁陈香表示,浦银租赁作为浦发银行控股的子公司,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发布及新片区挂牌以来,及时跟进新片区的建设发展进程,主动对接。9月23日以来,浦银租赁在新片区率先设立十三家SPV。除了此次的项目外,浦银租赁还积极支持新片区内的重点企业,10月17日刚与上海上飞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完成了智能产线回租项目。
陈香进一步表示,本次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合作的项目就是典型的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结合,承租人在法国,挂马耳他旗,航线分别为从美国西海岸和欧洲到东亚,在公海上交割,船舶不进入海关,但出租人和资金来源又在国内,遵循国内的监管和外管制度。这类业务结构复杂,对创新要求高,但是公司通过高效的运作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SPV的设立、办证、开户、委贷、投放和交割。
此外,浦发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任军表示,通常单机或单船公司会选择操作便利、税收比较优惠的地区,比如中国香港、新加坡、爱尔兰等等。但此次临港新片区推出了优惠的税收制度,以及便利的跨境资金管理,吸引了公司在此注册设立。
那么,便利政策具体如何发挥效能?任军表示,租赁公司原先与境内公司做承运时,境内的承运人不能支付人民币租金,但现在自贸区外汇管理制度进行了突破,承运人可以直接支付美元租金,有效地规避了汇率风险。
任军透露,浦发银行拥有自贸、离岸、海外分行三个平台可以充分做好跨境服务管理。此外,除了商业银行外,还具有信托、租赁等多领域的布局,可以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其进一步表示,结合新片区的自贸账户体系,可以给企业的跨境多元化融资带来便利。同时新片区对要素市场有很多创新,比如正在研究的航交所行业指数、人民币贸易融资等等,未来浦发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来推动这些业务。
此次跨境船舶租赁项目的签约,对自贸新片区的金融创新有怎样的意义?对此,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和风险防范处负责人吴群峰表示,新片区重点发展的有4类产业,分别为前沿科技产业、跨境金融、高端航运以及新型国际贸易。而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强调了新片区要成为统筹发展在岸业务、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此次跨境船舶租赁就是非常典型的离岸业务,也是新片区后续要做的增量业务部分。未来新片区的发展更多会关注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通过金融来促进产业发展。
中资企业世界名片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7个月内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指数(BDI)从11700多点跌至663点,跌幅超过94%,国际航运金融市场一片萧条。作为航运业传统融资渠道的银行业在资本和监管的压力下不断退出市场,航运业发展遭遇瓶颈。
在金融危机和市场低迷的双重压力下,中国船舶融资租赁业逆向而起,开始进军世界航运市场,为全球造船和航运行业开拓了新的融资渠道。
“中国金融租赁公司,作为一种独特的业态,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航运业所受到金融危机和航运周期的双重冲击。金融租赁公司通过其特殊的“融资+融物”双重优势,运用直租帮助航运企业加快运力优化升级;借助售后回租盘活企业存量资产;通过经营性租赁降低承租人的资产负债率,并缓解低谷期的资金和风险压力,这些属性是其他金融业态所不具备的。”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船舶租赁事业部总裁杨晶威指出。
由于融资租赁具有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特点,融资租赁还十分有利于开展船舶制造业的跨境租赁业务,进而助推中国船舶及海工装备走向世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