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分类】机场运营 【文章编号】37-2019-0063
【瀚明注:这篇文章是由我的日本同事用汉语写作的。他还正在学习撰写专业文章,尽管我和王编辑多番校对,可能仍有词不达意之处,希望各位同行能够指正。】
上个月,老师李瀚明先生在北京的民航趋势论坛和各位同行分享了他的经验。托他的福,我在北京吃了烤鸭,看了故宫,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两天。但是,那段时间,地球不太平:17日中国的四川宜宾地震以后,18号日本山形地震,24号云南楚雄又地震,7月份美国的洛杉矶再地震。在此首先为各位衷心祈福,希望受灾地区能够早日复兴。
防患于未然。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全国位于地震带上的发达国家,日本深知大地震对灾区的影响。除了地震预警系统之外,良好的地震应急预案对最大限度降低地震损失也很有必要。我在这里试着用汉语,向各位中国的朋友介绍日本的经验和做法。
发现问题:陆路运输在地震面前十分脆弱
2004年10月23日发生在新潟县的6.8级地震,造成了68人死亡,四千多人受伤。更严重的是,地震造成了上越新干线、越后本线等多条铁路干线和关越自动车道、北陆自动车道等多条高速道路的暂时关闭,这使得新潟县的救灾物资运输一时成了大问题。
图:多山的新潟县,交通依赖穿行在山中的隧道。
尽管新干线、高速道路等陆上运输工具,在平日内对日本的人流物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地震带来的线路断裂、桥梁垮塌、电气中断等问题下,它们无法发挥抗震救灾的作用。在这次新潟地震中,上越新干线上的朱鹭325次列车,10节车厢中有8节出轨。虽然十分幸运的是155名乘客里无人伤亡,但出轨列车的残骸阻碍了铁路运输,直到12月28日才恢复通车。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中,也发生了新干线等铁路的桥梁受地震而垮塌的情况。
图:新潟地震时上越新干线列车出轨事故的现场。高架桥上方的电车已经歪斜。
图:1995年阪神大地震导致的桥梁倒塌和线路变形
所幸的是,新潟县的机场(KIJ/RJSN)在地震发生时,尽管导航设施受到了一定的损坏,但经过抢修后还可以降低标准运行。于是,日航和全日空在日本国交省的安排下,安排了每天10个来往东京羽田和新潟机场的往返航班,通过机腹货舱运输灾区必须的食品药品和设备。日本自卫队的运输机也得以通过机场进入灾区。“幸好还有新潟机场在,真是太好了”,这是当地居民的心声。
提出方案:机场在地震中扮演的角色和任务
后来日本国交省总结新潟地震以及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的教训,在出版的《关于地震灾害时空港应当具备的职能和空港防灾据点计划的讨论》(《地震災害時に求められる空港の役割と空港防災拠点計画について》)中认为,机场的抗震安全需要从“机场本身的个别耐震性”转向“机场作为救灾枢纽的总体抗震性”。讨论文件中总结了地震时机场的作用如下:
1.灾后非常早期时:确认受灾地的受灾情况供媒体参考,安排直升机将被困的伤者从废墟中救出,转移重伤员到灾区外接受治疗。这一阶段,机场内主要运行的机型是直升机;
2.灾后3日内:此时,医生等救援人员和食品、药品、燃料等救灾物资将经由固定翼飞机来到灾区。这一阶段,机场内主要运行的是固定翼的民航机及军用飞机。
3.灾后长期:此时,为了促进灾后复兴,需要确保定期航班的运行,并在铁路、公路等交通恢复前,起到临时的代替运输的作用。这一阶段机场内主要运行的是民用客机。
4.同时,机场本身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防灾功能,用于旅客避难的情况。
日本国交省以新潟机场为例,总结了三个阶段所需的机场设施:首先应当恢复的是管制塔、航油、消防、除雪、直升机机坪;其次应当恢复跑道、滑行道、固定翼飞机停机坪、VOR等基础助航台、以及联外公路;最后恢复航站楼、ILS等进阶助航台等设施。请看示意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