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上海 – 2020年1月6日 – 丹麦发展最快的机器人制造商以及移动机器人全球市场领导者——Mobile Industrial Robots(以下简称:MiR),近期发布了《移动机器人部署安全指南》白皮书,为自主移动机器人在多领域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建议,这也预示着一个能真正确保人机安全协作的崭新时代即将到来。
现代工业制造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这对产线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灵活高效的内部物流方案成为市场的迫切所需之一。而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在推动内部物流运输积极变革方面贡献卓著。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到2022年全球投用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将有望增至70万台,为制造业、电子商务和医院等各领域创造价值。
作为全球首家自主移动机器人制造商,MiR自主移动机器人认为AMR未来发展前景可观,但值得注意的是,大的物流公司 ,提供灵活、智能的自动化内部物流解决方案必须遵循一个重要前提——安全性,这是AMR发展的起点、基点也是根本着眼点。
“AMR是一种协作型的移动机器人,这要求它在复杂的工况环境中,与人、叉车和其他运输工具配合工作。由此,会产生无数种可能的内部物流运输解决方案,设备间的协作难度会随之增大,唯有强大的安全性予以保障,才能使得整个协作过程顺利运转,生产效率才能得以提升。MiR发布的《移动机器人部署安全指南》白皮书正是了解到安全性之于移动机器人来说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期望处在AMR部署生态中的各方——AMR制造商、集成商和用户,凝聚在一起并达成安全运作的共识,以解决人们因日益蓬勃且瞬息万变的AMR市场需求所产生的安装移动机器人的困惑,”MiR自主移动机器人中国区销售副总裁Emil Hauch Jensen表示。
确保AMR系统工作空间安全的角色和职责
白皮书中指出,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涉及两大维度——实现日常操作自主安全导航的机器人特征,以及机器人内部集成的安全功能,从而确保即使主要系统出现故障,机器人也能始终确保安全。
额外传感输入与软件提升安全性
部署AMR应以安全为重,遵循当地安全标准及法律规定
AMR的设计标准可使其在人群中安全运行,而在部署AMR时制定的安全标准旨在确保机器和机器人工作时不会使人陷入险境。首先,区分AMR的不同组成部分至关重要,即单个AMR、AMR系统,以及其运行环境中的其他外围设备。
此外,还需了解移动机器人适用的标准、法律和指令,以确保建立安全的AMR系统。当前全球工业就自动导向车、工业卡车等设备系统出台了一些行业标准,其中最适用于AMR的标准是EN 1525:1997(《工业卡车安全性——无人驾驶卡车及其系统》),这项欧洲标准填补了移动机器人安全实施领域的空白。但由于现行标准均未考虑到自主导航,因此更具针对性的EN 1525继任标准——ISO/FDIS 3691-4:《无人驾驶工业卡车及其系统》令整个行业翘首以盼,其计划于2020年1月发布,届时内部物流的安全问题以及与重新计算动态路径相关的危险将得到更有效的规避。而中国的AMR发展,尤其是安全问题的界定和规范尚不成熟,仍高度依赖于AGV行业标准,总体来说,国内AMR产品的安全部署仍是任重而道远。
与行业标准一样,与工人安全和机器相关的法律也是因地不同而差异巨大。纵观全球,欧洲标准EN 1525:1997和CE标志,提供了良好的AMR及其系统的安全性框架,为推动所有地区落实AMR系统安全性提供了借鉴意义。事实上,安全标准和法律都取决于具体国家或地区,因此移动机器人制造商、采购商和集成商部署AMR时必须符合当地标准。
世界各标准组织正在为AMR编制安全运行相关的新标准。MiR始终力求达到最高的安全水平,并与相关组织就新标准的构建进行密切合作,向客户和集成商适时提供最新信息,并确保机器人符合当前和未来的行业要求。
AMR制造商、AMR集成商和用户在实际安全应用上要各司其职
MiR认为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安全部署,离不开AMR制造商、AMR集成商和用户的共同配合与通力协作,需要明确各方职能,以实现AMR从调试、安装到实际投用的安全进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