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气温不断降低,辽东湾海域已进入海冰重冰期,据监测,海冰面积已达6287平方公里。那么海冰有哪些危害?冰区航行需要注意什么呢?
冰对船舶航行的影响是很大的,冰区航行(ice navigation),船舶操纵、航行定位和确保安全航行等都相当困难。海冰能封锁航道和港口,流冰能切割或碰撞船只,特别是冰山严重威胁船舶航行安全。它是海洋5种主要灾害之一(另外4种是海啸、风暴潮、灾害海浪和赤潮)。
在航线上有冰山、冰群时,只要情况许可,船舶应尽量绕过冰区迂回航行,这样较为安全有利。如冰区边缘可见,则应尽量沿其上风侧水域航行。如不得不通过冰区,应正确选择适当的地点、时机和方法进入。
(1)适当的地点:应选于冰原的下风侧,并应在舌状突出之间的较平坦处进入。其原因是,上风侧冰块密集,积层较厚,容易损坏船体,而下风处受浪影响较小。
(2)适当的时机:应等待微风缓流或无流时进入。因为涨潮时冰易增厚;退潮时积冰碎裂,浮冰漂流快,因而对船舶不利。当涌浪较强或有5级以上横风时则不宜进入;当冰量在6/10以上、冰厚在30cm以上时,应争取破冰船导航。
(3)适当的方法:进入时保持船首与边缘垂直,将抵冰缘的余速降至最低程度(3-5kn),减小对船首柱的冲击力,并避免首侧旁板、船尾车舵受损;待船首顶住冰块时再逐渐增加车速,分割并推开冰块,驶向选好的航路。
冰区通行操纵
(1)根据冰量、厚度正确选择航速。冰量较少可常速航行,冰量较多应缓速航行,冰区夜航时航速应较白天低,能见度不良时应降至维持舵效的最低航速。一般经验,当冰量为4/10时,可维持8kn航速,冰量每增加1/10就减速1kn;在航行中应不断变速,以减轻与沉重的大冰块碰撞的力量。
(2)冰中用舵转向最好少改向,改向时宜操小舵角;一次改向应避免超过30°,大角度改向宜分几次进行。此外,倒车时必须正舵,以防冰块碰坏舵叶,撞弯舵杆。
(3)应绝对避免接近冰山航行,及早采取绕航措施,并且要加强视觉缭望,寻找冰中通道。
(4)单凭进车力量难以破碎前方硬质冰块而不能前进时,可先行退出而后再进车,利用船舶冲势破冰前进。如果无法前进需要逃脱时,从原航路驶出较另选新路方便。
(5)保持连续测深与不间断瞭望,随时注意首尖舱及污水沟(井)的水尺变化。同时冰区航行阻力大,操纵能力下降,故应提前采取措施避让他船,冰区航行因航向多变,尤其受流冰影响时,船位变化大,应勤测船位。
(6)冰量超过6/10以上,有破冰船居前引导时,应保持约3倍破冰船船长的距离等速跟进。距离过大不利于船舶跟进,过短则容易出现碰撞。
冰困的措施
冰困(Beset)是指船舶被困于冰中而不能动弹。
(1)全速进车交替使用左、右满舵,待船首松动后再快倒车、正舵退出。若在潮汐港河道中遭冰困,可等候涨潮来临,两舷的冰向两岸扩散,冰的压力得到释放,等船边冰松动后,再倒车正舵退出。
(2)交替排灌对称压载水舱,使船体出现横倾和纵倾,协助船身松动。但对大吨位船舶和船困于压力冰中,因吃水变化太慢,此法难以奏效。除非通过泵出压载水减少首吃水,使船首爬上冰层,再利用注入压载水压破冰层,使船体松动。
(3)不论是自力脱出还是等待破冰船救援,至少应保持进车以免尾后水道被冰封住冻结,以便于破冰船救援。
冰区锚泊、停泊及靠泊注意事项
冰区锚泊
流冰对锚泊船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大块流冰横在锚链上或船首,既不能破碎它们,它们又不能从两舷侧流过,其后的冰块相继流来,愈积愈多,冰块受风流驱动的力量之总和,均将施加于锚链上。因此在流冰中锚泊极易断链走锚,通常冰厚超过10cm就不宜锚泊,若不得不锚泊时,则出链长度一般为2倍水深。即使走锚也不可松链,而应开车顶冰,起锚续航。锚泊于固定冰中,则无需抛锚。锚泊中,为防止锚机运转部位冻结,应保持慢速运转状态。冰中锚泊时,除值锚更外,还须注意:当心假象、严防走锚,要通过观察锚链方向及其动态来判别走锚;及时用车舵躲过大冰块,制止锚链滑出。
冰区停泊
由于种种原因,如黑夜不能在冰量很大的流冰群中找到通道或破冰开道,不得不在流冰群中停泊时应注意:
(1)由于船舶与流冰冰块漂移速度有差别,会产生船与冰之间的撞击。为保持车舵,停泊船应以首顶流冰方向,用合适的速度插入一片碎冰组成的流冰群中,应尽量插入深一些,约1/2船长;冰况中等、功率大的船可插入约2/3船长,但切勿在大冰块之间停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