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上海国际快递-船配业发展困境待解(附图)

 海运新闻     |      2020-01-21 18:48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建设造船强国的关键期,也是中国船配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建设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在从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的路上,中国船配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船配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船舶工业综合竞争力。船配业涉及面广、产品种类多,其中船用设备价值量最大,占全船总成本的40%~60%,是船配业发展的核心,是推动造船业稳步发展强有力的引擎。

  受造船业低迷拖累

  尽管去年中国船舶工业实现了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智能制造有所突破、对外合作成绩显著、行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兼并重组稳步推进等目标,综合实力得到提高,世界造船大国地位继续巩固,但受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船配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去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184万DWT,同比增长7.1%;承接新船订单量3126万DWT,同比下降47.9%。截至去年年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2304亿DWT,同比下降12.3%,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的88.6%、88.6%和95.7%(见图)。

上海国际快递-船配业发展困境待解(附图)

  从船舶行业94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情况看,前2月实现营收561.3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船舶配套产值43.6亿元,同比下降9.5%;船舶配套出口产值10.3亿元,同比下降7.6%。

  船用设备发展滞后

  业内人士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表示,船配业的发展困境不仅受制于航运及造船不景气,还与自身产业发展滞后密切相关。该人士指出,随着中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船用设备发展滞后问题更为突出,已成为制约建设造船强国的主要瓶颈。其突出表现在船用设备产业链不完善,研发能力亟待全面加强,本土品牌产品竞争力薄弱,没有全球维修服务网,系统集成和打包供货能力不足,缺乏规模实力雄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强企业。实现造船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提高船用设备研制与服务能力,全面突破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瓶颈。

  实际上,中国船配企业在技术及资金实力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持续发展堪忧。“一些传统船配企业由于长期科研投入不足,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且留不住人才,十分缺乏活力。”上海的一家国有船配企业负责人如是说。上海等大都市的船配企业都难留住人才,缺乏活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船配企业困境更可想而知。江西省船舶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技术、管理、设备等方面的劣势,江西省船配企业很难与江苏、浙江省民营船配企业竞争。由于长期处于产业链底端,企业就算想进行产品升级换代,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融资难”也是船配企业普遍反映的最棘手难题。

  “船配业与船舶制造业发展不相匹配是中国船舶工业存在多年的问题,已严重制约船舶工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一般认为,中国出口船舶国产设备配套率在50%上下,但实际并没有这么高。”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表示。据了解,许多造船企业出口船舶的国产设备配套率在20%左右,原因是国外船东指定要用进口设备,对中国设备缺乏信心。

  专家认为,要实现造船强国的战略目标,应该把发展中国船配业放在优于发展船舶总装厂的地位上,必须加快提高船用设备研制与服务能力,全面突破船配业发展瓶颈。特别是在提升科研能力为“王道”以及通过并购进行产业布局大行其道的大环境下,要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提升船配行业竞争力。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海事界代表委员表示,虽然近几年船舶行业大力开展自主研发和创新工作,但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较少。创新是船舶行业发展的命脉,没有创新就没有优势。

  “目前来看,中国船舶行业对技术创新储备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副所长颜开表示,以2008年为界,将此前5年船舶行业的发展态势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发展趋势作比,可以看出,中国船舶行业在高端海洋装备研发制造领域明显后劲不足,创新引领作用亟待增强。必须明确的是,船舶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并没有改变其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现状,只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改变了,发展方式改变了,而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