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2-24
1.1 选题背景 12-14
1.1.1 动态物流联盟成为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势 12
1.1.2 低碳经济时代到来 12-13
1.1.3 问题的提出 13-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0
1.2.1 物流联盟相关研究现状 14
1.2.2 物流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研究现状 14-15
1.2.3 动态物流联盟相关研究现状 15-18
1.2.4 低碳方面研究现状 18-19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9-20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20-21
1.3.1 研究内容 20
1.3.2 研究意义 20-21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1-23
1.4.1 研究方法 21-22
1.4.2 技术路线 22-23
1.5 主要创新点 23-24
2 理论基础 24-32
2.1 动态物流联盟理论 24-26
2.1.1 动态物流联盟的内涵 24-25
2.1.2 动态物流联盟的基本特征 25-26
2.2 低碳理论 26-27
2.2.1 低碳经济 26
2.2.2 低碳物流 26-27
2.3 可拓学理论综述 27-32
2.3.1 物元理论 28
2.3.2 可拓学 28-32
3 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32-45
3.1 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现状 32-34
3.1.1 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流程 32-33
3.1.2 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方法 33-34
3.2 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存在问题 34-36
3.2.1 工作量大且周期长 34-35
3.2.2 未考虑客户满意度 35-36
3.2.3 未考虑联盟的稳定性 36
3.2.4 未考虑低碳因素 36
3.3 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目标 36-38
3.3.1 减轻核心企业负担并快速响应 37
3.3.2 提升客户满意度 37-38
3.3.3 提升动态物流联盟的稳定性 38
3.3.4 降低动态物流联盟的碳排放 38
3.4 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流程设计与方法选择 38-45
3.4.1 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流程设计 39-42
3.4.2 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方法选择 42-45
4 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综合模型构建 45-58
4.1 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的初选 45-46
4.2 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的局部优选 46-52
4.2.1 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可拓学分析 46-47
4.2.2 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7-49
4.2.3 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评价模型的建立 49-52
4.3 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全局优选 52-58
4.3.1 动态物流联盟的碳排放来源与量化 52-55
4.3.2 问题描述与变量定义 55-56
4.3.3 模型构建与求解 56-57
4.3.4 灵敏度分析 57-58
5 E公司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实证分析 58-73
5.1 背景介绍 58-60
5.1.1 E公司介绍 58-59
5.1.2 任务介绍 59-60
5.2 E公司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综合模型构建 60-72
5.2.1 E公司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的初选 60-62
5.2.2 E公司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的局部优选 62-67
5.2.3 E公司基于低碳的动态物流联盟伙伴的全局优选 67-72
5.3 结果分析 72-73
6 结论与展望 73-75
6.1 主要结论 73-74
6.2 不足与展望 74-75
参考文献 75-78
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张长森.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思路研究[J].商业时代,2005(27).
[2]王雄.动态物流联盟组建与运作管理[D].中南大学,2008.
[3]李士,方虹,刘平?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报告[M].科学出版社.
[4]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低碳经济下的物流业[EB/OL].
[5]KevinR.Moore,WilliamA.Cunningham.Socialexchangebehaviorinlogisticsrelationships:ashipperPersPeetive[J].InternationalJournalofPhysicalDistribution&Logistics.Management,1999,29(2):103-121.
[6]WalterZinn,A.Parasuraman.Scopeandintensityoflogistics-basedstrategicalliances:Aconceptualclassificationandmanagerialimplications[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1997,26(2):138-147.
[7]SusanneHertz,MonicaAlfredsson.Strategicdevelopmentofthirdpartylogisticsproviders[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03,物流毕业论文范文 ,32(2):139-149.
[8]中国物流与釆购联合会.GB.T18354-2001,物流术语.北京,2001,1.
[9]田宇,朱道立.物流联盟形成机理研究物流技术,2000(2):34-36.
[10]骆艳江,刘伟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实施物流联盟战略探析⑴.物流技术,2003(3):69-71.
[11]MaryJohnson,LauraMeade,JamieRogers.Partnerselectionintheagileenvironment[A].4thannualAgilityForumConferenceProc[C],1995:496-505.
[12]陈飞儿,张仁顿.物流企业联盟伙伴的选择[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4,25(3):47-5.
[13]FeiYe,YinaLi.Groupmulti-attributedecisionmodeltopartnerselectionintheformationofvirtualenterpriseunderincompleteinformation[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09’36:9350-935.
[14]史成东,陈菊红,郭福利.基于精益思想的物流联盟伙伴选择和业务分配m_工业工程,2009(5).
[15]孙晓东,焦玥,胡劲松.优度评价法在物流联盟成员选择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顺德物流 ,2006(6).
[16]黄健柏’郭尧琦.基于DEA和BP神经网络的三阶段物流联盟伙伴选择[J].统计与决策,2010’17:179-181.
[17]汪贻生,论虚拟物流研究及其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2):141-145.
[18]董敬欣,罗霞,李冬俊.虚拟物流企业构建理论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it,2001(9):30-33.
[19]孙国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0]戴勇.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构建与管理P].上海海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21]何世明,孙建军..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初探[]]?科学管理研究,2001(6):4447.
[22]余福茂,肖亮.动态物流联盟系统规划技术研究[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23]戴勇.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与结构探讨[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0,3(1):89-94.
[24]汪贻生,王丰,姜大立.虚拟物流组织构建过程[J].交工运输工程学报,2004,4(4):79-83.
[25]詹晓勇,朱汉民?虚拟物流企业的组建与运行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6):703-706.
[26]董敬欣等.虚拟物流企业构建理论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001,(9):30-33.
[27]王小丽,张文杰,周旭东?我国的物流企业构建动态联盟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0(3):31-32.
[28]杨鹏,王成钢?基于BPR的虚拟物流企业构建的探讨[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5,21(2):100-104.
[29]张韬,赵新刚,李学伟.基于服务构建虚拟物流企业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4):57-60.
[30]汪贻生,王丰等.虚拟物流组织伙伴选择与优化方法研究[J].工业工程,2004,7(6):20-2.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