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空运价格-朱民:自贸区助航运发展

 海运新闻     |      2020-01-27 23:29

  去年9月2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开启了新的一轮在贸易、投资、金融、航运,尤其是行政管理诸多领域的全面试验。

  据口岸海关部门统计,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来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7475.3亿元,同比增长6.5%,高出同期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体增速2个百分点,占同期上海市进出口总值的26.4%,比重较挂牌前一年提升0.5个百分点。

空运价格-朱民:自贸区助航运发展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看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一年来的主要进展简单概括为四个方面: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平稳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基本确立;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基本形成。

  航运服务制度红利初显

  朱民表示,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中关于航运业的表述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是航运服务业的扩大开放,其中包括允许成立独资的船舶管理企业、允许外资成立控股船舶运输企业、放开中资方便旗船的沿海捎带业务;其次是航运监管制度的创新,其中包括中转集拼业务的实行、上海洋山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创新以及起运港退税政策的扩围;第三是航运服务的功能拓展,其中包括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模式、发展船舶金融等航运服务业、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飞机船舶的融资租赁等。

  对航运业来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将提升上海国际航运服务能级,积极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国际枢纽港的联动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促进航运金融、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航运经纪等产业发展,加快形成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业务。同时,由上海自贸试验区所引发的自贸区申请浪潮也不同程度地感染多地,自贸区概念涉及的政策创新无疑将给航运业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朱民表示,目前来看,上海自贸试验区对航运业相关创新政策的推进,使得航运服务制度红利初显。前10月,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的航运物流业收入同比增长16%;8月份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及在稳步推进对外开放、风险可控前提下,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稳妥开展外商成立独资船舶管理企业、控股合资海运企业等试点;上海港开辟了具有开箱集拼功能的首条国际班轮航线;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管理规则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开始试行;商务部批复上海试点汽车平行进口。这些政策无疑为航运业未来的健康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机遇。

  全面把握航运业发展机遇

  朱民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未来将不断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将继续在投资、贸易、金融、监管“四位一体”的制度创新;转变监管方式,有效提高贸易便利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贸易、投资的支持力度;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不断深化。

  朱民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努力营造适应航运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目前经评估,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综合满意度达80%以上,相信随着改革的推进,这一数据还将提升。为了符合成为改革领跑者、开放新标杆的要求,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在制度环境上不断深化改革。在制度创新的深化突破方面,包括企业准入、监管制度、营商环境以及开展新领域的制度研究等。

  上海自贸试验区同样为航运服务业带来发展新机遇。朱民表示,中国需求再平衡带来的发展动力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完善“一线放开”等的监管环境,将推进航运服务的“提升、辐射、突破”。在航运服务等级的提升上,将由单纯的物流服务功能向贸易、物流、投资服务功能并举、由口岸服务功能为主向“口岸+腹地”的综合功能并举。此外,上海自贸试验区也将为航运服务的联动发展提供动力,如完善码头和跑道的延伸产业链、打通多式联运的监管瓶颈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