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空运公司欧洲空运-李莅:航运融资如何应对市场

 海运新闻     |      2020-01-28 04:29

  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不仅大力支持船舶行业度过国际金融危机,还把握全球船舶金融业向中国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打造专业化船舶融资业务。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进出口银行担当了“雪中送炭”的重要使命。

  中国进出口银行究竟如何看待当前航运市场格局及变化、金融业对航运业的态度及动向?

空运公司欧洲空运-李莅:航运融资如何应对市场

  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李莅原任中国进出口银行交通运输融资部总经理,对于航运业和航运金融业有着深刻的见解。

  航运市场格局及变化

  在李莅看来,当前中国船舶制造业的新船订单、完工量以及手持订单三大指标虽然位居全球前列,但产能依然面临结构性过剩。前三季度,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保持全球首位,但中国造船企业0.30的修载比明显低于韩国的0.34和日本的0.35。同时,中国船舶行业产能利用率逐年下降,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依然突出。李莅认为,当前应抓住市场低迷期,促进低端产能逐渐退出市场。

  当前的航运业显然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着航运业波动的周期,但另一方面政府的支持政策也对航运业有着积极影响。如去年12月,国家四部委共同发布《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实施方案》,中央财政将按1500元/总吨的基准,对在2013—2015年提前报废更新的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进行补助。

  李莅观察到,航运联盟开始兴起,班轮业逐渐形成2M、G6、CHYHE和O3四大联盟;油轮运输方面,商船三井、海外船舶控股、智利船东Ultranav以及Asahi Tanker日前达成协议,共同组建一个全新的MR型成品油轮联营体。

  显然,航运业由于追求效益催生大型船舶,大型船舶的成本效益显而易见。节能环保要求绿色航行,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优化船型或最优推进装置降低能耗等。作为能源消耗大的行业,世界能源供需结构变化带来航运发展机遇。

  此外,李莅认为区域经济变化为航运业未来发展带来新思考。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中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港口、物流、海运交通和海洋工程等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丝绸之路”将推动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

  金融业如何应对市场变化

  面对当前航运业现状,金融业对此有何态度和动向?李莅表示,2007年全球银行船舶贷款余额1200亿美元,2012年为500亿美元,去年为600亿美元,欧洲银行仍然是船舶行业贷款的主角。但自去年,RBS、法国兴业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等出现航运资产大幅萎缩或整体出售现象,HSH银行船舶融资额由2008年的近600亿美元缩减至目前不到300亿美元,德国商业银行在2012年6月宣布彻底放弃航运金融市场,显示欧洲银行业对航运业的投资热情开始减退。

  反观亚洲金融业则逐渐显山露水。日本,一方面有政策性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成立政策性的产业基金来支持航运和造船业。韩国,通过银行直接贷款、预付款还款保函、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以及售后回租(如新韩银行设立的新韩租赁金融公司)等方式来支持航运造船业。

  中资银行方面,伴随着航运业走向低迷,贷款收紧是不争的事实。与2008年相比,去年,中资银行对新造船的贷款支持比例由70%~90%下降到60%~70%;期限由10~12年下降至5~7年,且较依赖于对船舶的价值评估;利率条款更加严苛;银行的主要支持对象只对部分国有和骨干民营造船企业给予融资支持。

  国际航运基金方面,目前主要有中国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上海航运产业基金、大连港航基金、浙江航运产业基金等,这些基金都由地方政府参与推动,但目前进展缓慢。

  李莅表示,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对于航运融资业务的理念是坚持传统、不鼓励投机,目前在船舶制造业和航运业广泛开展航运融资业务,有力支持中国航运企业的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