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广州海运-冠状病毒疫情致全球海运“量“缩”效“减

 海运新闻     |      2020-02-07 22:37
此次宣布的PHEIC不但将影响全球海运的效率,中国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采取的一些"阻隔"措施也将导致短期海运量大幅缩减,邮轮领域所受影响将会最大

  近期从中国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全球的航运活动也开始陆续受到影响。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宣布,基于中国感染者数量增加与多个国家都出现疫情两个事实,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PHEIC是WHO可以发出的最高级别警报,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被定性,其他国家已在或将进一步据此作出相应反应,这将影响国际间经贸往来。

  1月30日,谭德塞还宣布了WHO向缔约国发出的包括针对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等在内的7条临时建议。临时建议可根据程序取消,时效为3个月,最长延至6个月。临时建议包括:

  1.对嫌疑者进行公共卫生观察;

  2.不准嫌疑者或受染者入境;

  3.拒绝未感染的人员进入受染地区;

  4.对来自感染地区的人员进行出境检查,和(或)限制出境;

  5.审查载货清单和航行路线;

  6.处理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邮包,以消除感染或污染;

  7.在监控的情况下查封和销毁受感染、污染或者嫌疑的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或邮包,以及不准这些物品离境和入境等。

  2009年以来,WHO共宣布了5起“PHEIC”,分别为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4年的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疫情、2015—2016年的“寨卡”疫情以及2018年开始的刚果(金)埃博拉疫情(于2019年7月宣布)。

  鉴于WHO此次宣布的PHEIC与相关建议,以及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内2~14天的潜伏期,一些国家已经对曾挂靠中国港口的船舶设置14天“隔离“期,而全球港口因此而趋紧的检验检疫也使得全球海运效率降低。此次宣布的PHEIC不但将影响全球海运的效率,中国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采取的一些"阻隔"措施也将导致短期海运量大幅缩减,而邮轮领域所受影响将会最大。
  

广州海运-冠状病毒疫情致全球海运“量“缩”效“减


  海运效率显著减低


  对于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WHO的建议以及各个国家的状况,国际航运公会(ICS)已经对其成员给出相关指引,一些港口国也宣布短期应对条令,而更多则是更加严格的检验检疫,全球海运效率因此将在短期内显著减低。

  ICS的指引

  作为代表超过80%的全球商用船队的ICS,在1月27日发布指引建议其成员采取必要措施,以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ICS的这份指引目的是确保全球港口和航运业可以继续正常运转。ICS发布的指引主要强调:首先,在受病毒影响地区的港口进行出口筛查(包括检查体征和症状,以及将确诊或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确保在发现有相关症状旅客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病毒的输出;其次,开展“健康信息战役”,在发现有人出现症状时可以提供必要的协助;第三,应与公共卫生当局合作,一旦发现有旅客出现症状,可以对船上进行病例管理。

  ICS对于维护公共健康一直采取非常负责任的态度。ICS敦促所有成员充分采纳并积极践行这些措施。这样做可以避免发生港口不必要的关闭,从而确保全球贸易和航运的健康运行。如果由于医疗原因导致WHO建议关闭特定港口,那么ICS建议相关港口当局和船东积极遵循WHO的建议。

  特殊的禁令

  即使全球主要港口和航运企业只是按照ICS指引来操作,相关的检疫与检查等已经会使得全球海运效率有所降低;另外,截至2月3日,全球已有一些港口国对挂靠过中国的船舶设置14天“隔离”期,这将导致全球海上运输效率的极大降低。

  美国海岸警卫队近日表示,如果船舶在14天内曾挂靠过中国港口或乘载14天内到过中国的乘客,将禁止相应挂靠美国港口。该机构也表示,如果没有疾病报告,挂靠中国港口超过14天的货船被允许挂靠美国港口,不过,除非由于特别的指导货物操作或船舶操作,船员不可以下船。该项条令不包括挂靠中国香港或澳门港口的船舶。

  尽管该项条令看起来严苛,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到美国的船期总体超过14天,不过如美森轮船和美国总统轮船的从中国到美西的快航服务将受到影响。

  澳大利亚自2月1日起禁止从中国大陆出发的人员入境,澳大利亚公民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在2月1日或之后挂靠过中国大陆港口的船舶也将被设置14天“隔离”期,如果没有疾病报告,相应船舶可在“隔离“期后继续正常进入澳大利亚港口靠泊操作,如果发现疾病,港口检疫将在另一个14天后重新开始。

  不过,由于中国至澳大利亚航线的船期在10~15天的水平,如果船期短于14天的船舶采取减速策略,澳大利亚的这一短期条令的影响也并不大。

  此外,由于航程较短,亚洲区域内国家设置14天“隔离“期对中国近洋航线的货运产生影响将更为显著。据业内多方人士2月3日透露,菲律宾将拒绝14天内挂靠过中国的船舶直接进港,即时间点从中国港口出发14天的“隔离”期。业内人士透露,菲律宾的条令将更严苛,不但对经靠过中国大陆的船舶设置“隔离”期,挂靠过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船舶也同样受影响。据了解,菲律宾的相关禁令不包括对经靠中国台湾船舶的限制。

  由于中国至菲律宾航线属于近洋航线,船期约在2天,相关条令一旦确定实施,对班轮运输影响较大。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南亚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效仿菲律宾的政策,对海运效率的负面影响将更大。

  普遍的严格

  尽管更多港口国目前对挂靠中国港口的船舶并未设置“隔离“期,但普遍严格的”端倪“已现。

  新加坡为阻止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对14天内挂靠过中国港口的船舶延长检疫程序。新加坡最近有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涉及曾在某货船上工作的船员,此货船之后在锚地被隔离并接受消毒处理。不过,新加坡目前明确表示货物操作不受影响,只是增加额外的检疫检查流程。

  新型冠状病毒也导致其他因检疫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船期延误。外媒1月30日消息,阳明海运旗下大型集装箱船 “YM WARRANTY”轮,由于通过马六甲海峡以及苏伊士运河前往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前挂靠过中国多个港口,导致该轮在比雷埃夫斯港外漂航长达12小时后才得以靠泊。据了解是由于缺乏医疗检验设施,港口的医务人员拒绝登船对“YM WARRANTY”轮上船员进行健康检查,而这艘船舶上并未有疾病报告。由于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恐慌,有业内人士担心,未来类似于“YM WARRANTY”轮事件或将频现。

  为阻隔新型冠状病毒扩散而导致的船期延误不可避免,而未来或将有船舶因船员受这一病毒感染而被迫绕航,导致海运效率进一步降低。更需要重视的是,来自中国的货物和集装箱,未来或将面临更严格的检查,通关时间将延长,导致航运效率降低的同时亦至物流成本大幅上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