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海运费在线查询-原油销售停止、远洋船舶隔离 中国制造供应链正面临一场攻防战!

 海运新闻     |      2020-02-17 17:28

原油销售停止、远洋船舶隔离 中国制造供应链正面临一场攻防战!

2020年02月17日 11时 瞭望智库

  

网络示意图

  在山东临沂的一个村里,经过漫长假期的年轻人小王已经憋坏了,他比任何时候都想去上班。然而村里已经封堵路口,村民不允许任何人进出。即使能出村,到了镇上会发现公路仍然封锁,没有客车可以通往他的向往之地:郑州富士康。

  郑州富士康是目前苹果手机最大的组装工厂,也是鸿海集团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据媒 体报道,郑州富士康已于2月10日部分恢复生产。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复工时间晚于预期,苹果手机将降产约10%。

  苹果正在大卖的无线耳机出货速度也会大幅度放缓。苹果无线耳机三大供应商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和英业达的产能恢复尚待时日。即使AirPods的组装工作复工,零部件供应参差不齐也可能影响最终产品的市场供应。

  受影响的不仅仅是苹果。Facebook暂停了最新款OculusQuestVR头显的订购。在春节期间,一直处于缺货状态,开售日期被推迟到3月10日。

  这些商品短缺的背后,是疫情影响下全球供应出现紊乱。

  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材料消费国,中国市场受疫情影响打了一个“大喷嚏”,全球主要商品的贸易几乎都受到了波及:石油需求下跌了20%,炼油厂运营放缓,液化天然气、煤矿生产减速……

  影响在全球发生连锁反应。拉丁美洲对中国的原油销售停止了,船舶在澳大利亚被隔离,印度尼西亚计划停止从亚洲国家进口食品。从伦敦的铜到吉隆坡的棕榈油,世界各地的大宗商品都在观望中国。

  连锁反应之下,中国制造的集群优势会不会受到威胁?中国制造供应链如何更聪明更强大?针对当前供应链出现的紊乱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如何应对?

  1、波及全球供应链

  新冠肺炎疫情波及了全球供应链。

  首先跑不动的,是物流。

  海上运输备受打击。按体积计算,世界货物贸易中约有80%是海上运输,世界上十个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中的七个在中国。2月初,德国物流集团DHL报告指出,进出航空货物,卡车和铁路货运服务受到严重干扰。截至2月9日,Alphaliner海事咨询公司根据中国主要港口的集装箱观察到,从1月20日开始中国港口出货量下降20%。

  航空方面,到2月10日,71家国际航空公司中有67家取消航班。航空运输是易碎、易腐或高价值货物的关键运输方式之一,空中航行的中断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化学产品、药品,高科技产品和机械行业关键性产品的生产。如果航空旅行禁令持续时间延长,累积库存耗尽,国内外企业可能会感受到药品等商品的短缺。

  陆上交通,则呈现了本土性而非国际性的特点。它直接限制了工人流动,使货物积压。复工到恢复产能需要一个过程。复工多少,产能释放多少,并不是一个工厂宣布复工就能满负荷运转了。

  上述因素交织传导,使供应链呈现全球一损俱损局面。

  以汽车产业为例。疫情重灾区湖北,汽车产量占全国的8%左右,还分布了数千家零部件供应商,为全球供货。仅以武汉东风大道来看,就聚集近2万家企业,营收总和达到万亿级。包括7家整车企业,12个汽车总装工厂,500多家零部件企业,每年汽车产量过百万。除了湖北,上海、广东、重庆、浙江等地区占据全国汽车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都处于延长假期或者半复工状态。

  零部件供应链失序加剧了国际汽车制造业震荡。本田公司在武汉市的汽车工厂预计到2月17日以后恢复生产;丰田汽车在中国的四处工厂也预计延期至2月17日以后重启,日本本土生产出现延迟的可能性升高。

  由于中国的供应链紧张,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在韩国的子公司RSM只能间断性停产釜山工厂。菲亚特克莱斯勒发出预警,供应链中断可能在两到四周内威胁到该公司一家欧洲工厂的生产。

  供应链紧张的影响,从中国各地辐射到韩国、日本等近邻,进一步渗透到欧洲和美国本土。

  德国欧瑞公司预计,中国汽车制造商2020年第一季度可能会减产15%。受此影响,博世、麦格纳国际和英伟达等汽车供应商计划缩减产量。欧瑞预计2020年中国新车市场将下降2%,汽车公司面临利润下降压力。

  2、美欧重整队形

  报道介绍,专 家们一直在努力控制中国出现的疫情。该国仍然希望通过严格的隔离规定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对一些人实行严格的旅行限制和出门限制。

  美国国防部每年都会发布关于制造业基础的调研报告,近年来用了大量的数据鼓吹中国制造威胁论。在2018年10月份出台的一份《美国制造业供应链弹性与脆弱性》报告中,详细地指出了中国供应链对美国工业的影响与损害。这份报告指出军方供应链存在着大量转包,第二级、第三级等分包商存在着十种可能的风险,包括唯一供应商、单一供应商、脆弱的供应商、产能受限于市场供应等。报告列举了由此可能导致的将近300种漏洞。

  2019年,美国开始对这些漏洞进行一一封堵。2019年11月一群美国探员“突袭”了纽约州长岛的一家科技公司,逮捕了一批高管及员工,原因是该公司涉嫌向美国军方出售号称“美国制造”的监控和安全设备,但这些设备实际上产自中国。

  今年1月份,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在Fox电视采访的时候表态,这次疫情,有助于制造回归美国。即使有些制造业搬不回美国,那最好也离开中国。

  5G首当其冲。2月初美国司法部长在大学与智库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建议美国公司入股爱立信和诺基亚,期待这两个公司分别为17%和14%的5G市场份额,加起来能够对抗以华为为代表的40%的市场份额。

  同时,美国政府计划与微软、戴尔、AT&T等合作,开发替代华为的5G产品。此前微软、戴尔等并未像华为那样开发5G基础架构硬件,而是主要开发通用的工程标准,以允许5G软件开发人员在5G硬件上完成开发。现在美国把方向直接下沉,瞄准到华为的基础优势这一核心上。

  美国商务部正在部署修改长臂管辖原则,将管控范围从美国技术占比的25%降到10%。一旦实施,就意味着大量日韩零部件将无法为华为供货。2019年作为对美国元器件的替代,华为采购日韩部件的总量超过200亿美元,增长超过50%。

  同样,海康威视、大华、大疆等出现在美国实体清单上的优秀制造企业,也将面临长臂管辖的挑战。

  全球化分工精神,正因美国的挤压而被削弱。

  来自欧盟国家的态度同样不容忽视。1月份,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发表声明,表示中国对企业的国家补贴和排斥外国企业的自我封闭机制,导致了德国和中国机械制造商之间的不公平竞争。该组织是德国“工业4.0”的发起者和主要推动者,代表了6000多家机械制造商的利益。在2019年前9个月,德国机械向中国出口了16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VDMA此次出台的这份小型报告名称为《中国对手:贸易政策工具新调整》。报告呼吁德国和欧盟审查欧盟的贸易政策工具,应对中国的新形势。值得注意的是,VDMA批评中国不仅向国有企业,而且也在向私营企业发放补贴。

  这些来自欧洲非政府组织的呼声,有愈演愈烈之势。

  3、守护中国制造供应链

  全球供应链都是相互镶嵌的。中国疫情打乱了全球的制造业务,是因为中国经济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16%,是2003年SARS时的四倍。

  全球受影响最大的产业是什么?根据欧瑞公司的预测,影响最大的三项产业是家庭用品、高科技产品、纺织产品;其次是机械设备、橡胶、医药和医疗用品及化学品。这主要是跟中国出口占比有关,影响最高的三大产业,在中国2018年的出口全球占比都超过20%,日用品更是超过33%。高科技产品中,智能手机、VR头显、游戏主机等技术类产品都将会出现供应短缺现象。随着这些行业的生产中断,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不利影响,这些产业的公司有可能寻找替代供应商。

  这次疫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企业过于依赖一两个主要供应来源。相信许多公司,都会从中学习并建立有弹性的供应。如果一家企业有多个相同产品的供应商,那么在出现紧急状况的时候,它们可以将损失降到最小。非常有可能出现的变化是,分布式供应链将取代集中式供应链,多元供应商取代单一供应商。

  但是,想打开供应链的结并不容易。供应链具有强烈的结网效应,有些网状节点是死扣,很难解开。工业巨头都想避免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但这一点其实很难做到,尤其是对源头供应商。荷兰ASML的光刻机再牛,它的镜头也必须依赖德国蔡司,独此一家,别无二店。

  有些依赖,则非常隐蔽。例如丰田汽车非常注意维持多元供应商的局面,最后也很难解开汽车电子的硬结。以控制燃料喷射的ECU为例,1992年丰田对电装公司的依赖度是75%,到2007年只有43%;而ABS的ECU,对电装公司的依赖从1992年的64%下降到了2007年的1.7%。

  尽管如此,随着芯片微型化发展,关键产品越来越隐形地集中在寡头手中。看上去丰田有多个供应商,但其实最后还是又回到了对瑞萨的依赖,仍然是单极集中。这种风险在2011年关东大地震中被集中释放出来。当时瑞萨工厂受损严重,因此丰田同一零部件的多家供应商全部断货。丰田只好派遣2500人前去关东现场援助瑞萨电子的工厂,这样一圈一圈地解开供应链的二级承包商,再到一级承包商复工,最后才轮到丰田的产能启动。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各级供应商都有严密的工艺流程耦合,涉及到几百个工序,一旦完成“生产线认可”,再次改动将是伤筋动骨的大事。因此临时换流程几乎是不可能的。

  福耀玻璃则给出了另外一种对策。2月9日美国第92届奥斯卡,福耀玻璃意外成为新明星。一部以福耀在美国工厂经历为主题的《美国工厂》,获得了最佳纪录片。这是中国制造最为艰难的一次国际化突破。福耀玻璃的工人基本是美国最底层,是美国传统制造的余烬。如果没有福耀玻璃,他们可能会四处随风而去。这个工厂前身是已经停产的通用汽车雪佛兰皮卡,这里曾经1分钟就可以生产一台皮卡。福耀利用这个巨人的废墟,用人性的视角和充分的透明克服了文化的巨大沟壑,通过四年时间完成盈利。这意味着中国制造正在奏出另外一种全球化的旋律。《美国工厂》从更宽广的视角,证明中国制造可以在全球化版图上,有更加积极的布局方式。中国制造需要这样的故事。

  不是所有的行业都具有供应链网状效应的保护,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像福耀玻璃那样找到好的妥协方案,中国制造供应链面临一场攻防战。这里面既有来自美国的挤压、欧盟日本的警惕,也有其他国家的虎视眈眈。各国企业是否会松动其在中国的供应链,还是中国供应链的结网效应令其最终无法替代?

  按照全球产业链环节的影响程度,确定当前优先复工、有序复工的次序是第一步,理解产业链松动可能带来的持久风险,应是比当下的经济增速更为重要的战略关注点。国外制造商会迫切寻找潜在替代商,这些链条一旦失去,就很难再补回来。

  疫情势必会重塑全球供应链分工格局。如何分行业、分层次守护好中国制造供应链,需要一套系统对策。

  来源:瞭望智库

返回首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