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世界经贸和海运发展趋势的判断,结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海运需求的分析,我们提出新世纪我国实现海运强国战略将经历四个阶段,到2040年成为世界公认的海运强国。
海运需求加速增长。得益于加入WTO和城镇化、工业化战略的推进,沿海港口吞吐量在这一阶段呈现加速增长,于2004年达到23%的增速顶峰,四年时间,港口吞吐量翻了一番。
资源价格低位徘徊。一段时间以来,铁矿石价格始终徘徊在20美元/吨,石油价格徘徊在30美元/桶。2004年后,铁矿石和石油价格长期低位徘徊的局面得以改变,短短几年时间,分别快速上升至130美元/吨和100美元/桶的价格水平。
战略框架阶段:2005-2010
我国成为经贸大国。依托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和改革开放政策巨大动力,完成了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GDP总量和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世界第二位,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进入工业化中后期,GDP也将由高速增长转向快速增长。
海运需求由加速增长转为快速增长。沿海港口吞吐量6年再翻一番,世界海运需求增长的80%源自“中国因素”。这一阶段,沿海港口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吞吐量能力适应性由2004年的0.96提升到2010年1.16,实现了从整体能力偏紧到整体适度超前的转变。随着“中国因素”显现,海运进入新一轮繁荣期,2005-2010年BDI平均高达4230点,一度创下11793点的高峰。
资源价格上升到新平台。2004年后,国际资源价格由长期低位徘徊,经过6年时间,快速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这一阶段,我国海运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国民经济适应状况得到全面改善,对世界海运技术标准、法规制定的贡献进一步增加。
形成海运强国实力阶段:2011-2020
经济力量对比变化成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机遇。美国、欧盟和日本同时出现经济疲软。改革开放仍然是我国发展最大红利,我国将成为世界贸易最大的国家。世界500强公司数量稳居亚洲第一,按PPP计算GDP总量也将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力量对比将进一步发生变化,经济实力的壮大将有力地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成为参与全球海运发展治理的机遇。
技术力量对比变化成为提升海运技术水平的机遇。世界技术孕育突破,而经济实力提升成为我国发挥基础设施、国内市场、产业链完整和人力资源优势的支撑,对高端产业和高端生产要素吸引力显著提升,推动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世界技术力量对比将发生变化。这一时期我国吸引国际海运人才能力全面提高,通过调整机制,我国海运人才和技术水平与世界的差距将缩小。
我国海运经济政策有望发生重大变化。世界海运市场、技术规则均处于新一轮调整期,加之海运作用的显现,海运人奋斗十几年没有解决的按照国际接轨原则制定海运经济政策的目标,为海运长远发展赢得和其他大国相当的环境的期望,可望在这一时期实现。
“中国因素”仍然是世界海运需求的主要动力。这一点在这一阶段依然没有变,依托经济实力提升和国际经济低迷,我国“走出去”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中国因素”需求进一步体现为国内向全球辐射和全球网络化海运需求。
对海运作用的认识将得到提升。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周边国家觊觎我海洋主权,伊朗石油事件等,有利于国民正确认识海运具有的国防安全和经济保障双重属性。
建成海运强国阶段:2021-2040年
对未来30年国内外发展环境作出准确判断是十分困难的,但从基本趋势看,2021-2040年国际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我国国际地位和作用将显著提高,在这期间,我们面临以下战略机遇。一是国际单极结构变化,美国综合实力仍居世界第一。随着世界军事、经济、能源、核武器和贸易等不均衡发展,各国相对国力将逐步发生变化,美国综合实力仍稳居世界第一,但相对目前单极化结构将发生变化。二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从30年发展阶段论推测,按汇率计算,2040年我国GDP总量将跃居世界第1位,具有一批全球性公司,经济实力逐步转化为技术、政治和国防实力,军队实现信息化,实现民富国强的战略目标,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世界的话语权显著提升,成为维持亚洲和平发展的主要力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