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海运提单-卓越海运终于走入破产程序

 海运新闻     |      2020-02-24 17:00

  不断打造“僵尸债务人”的做法其实只会推迟航运市场的重建时机,相反地,市场更需接受的是“创造性的毁灭”

  主贷商们本周终于要求卓越海运(Excel Maritime)走入破产程序,并同意了这家美国上市散货船公司一项“预先打包”的重组计划,让其按破产法第11章进入破产重组。

海运提单-卓越海运终于走入破产程序


  这为Gabriel‘Villy’Panayiotides带领下的这家负债累累,困境重重的公司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多月来该公司与严峻的市场形势苦苦作战,且在市场对其前景不断的揣测估摸下苟延残喘。经历了各种无日无之,旷日持久的洽谈协商之后,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目前除了还没拿到债权人的正式签字外,这则长篇故事算是圆满作结了。如此一来,各方是否都可以松口气了呢?如此经营不善的公司也成功获救,得以重组,既不用担心清算的风险,还可期待有朝一日东山再起。面对这样的欢喜结局,相关各方以及业内同行们难道不应暗暗引以为傲?

  几个务实的,可能再加一些懵懂无知的,也许会同意这种看法。但其他很多看客就不会苟同了。而我们相信,这许多其他人才是正确的。

  我们目睹着市场打造出整整一代的所谓“僵尸公司”或“僵尸债务人”,他们靠着生命维持器,一瘸一拐,踉跄前行,尚能应付得了高筑的债台,其它就再无多少建树。这种情状很可能会威胁到未来深海航运事业的发展,拖累那些关键板块的前进步伐。

  更为糟糕的是,一手打造出这些“僵尸”的是那些自己也被称作“僵尸贷款人”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们。他们弱到无力对违约借款人强制执行相关条款,同时又极易受到因法律诉讼造成的新一轮结构性动荡的影响。

  当然,这里并非针对卓越海运的境况来探讨孰是孰非,毕竟,每个公司的处事风格与技术操作都不尽相同。我们在这里探讨的是航运业的遗留问题。

  很遗憾的是,与卓越处在相似境地的公司早已排起了长队。油轮巨头海外船舶控股集团(OSG)与一般海事公司(General Maritime Corp, GMR)也已申请破产。同时Eagle Bulk方面,尽管债权人没有逼迫其进行破产清算,但据市场推测,其与Genco Shipping & Trading以及DryShips等公司情况十分相似,也同样面临着深层次重组的压力。

  更远的丹麦托姆航运(Torm)在挖掘出任何其它方案之前,已经拟好了第11章的破产草案。而韩国方面,就在上周STX泛洋申请了破产。再看看中东地区,特别是阿联酋地区,目前经历此类的重组后举步维艰的公司也比比皆是。

  上述这些仅属于上市公司的范畴。我们所知的被迫进入类似重组的私营公司,甚至有时常常是家族控制下的航运集团也不乏其人,但一般这些重组协议的具体内容常常都是秘而不宣的。从微观的角度衡量,这类重组属于好事,毕竟工作得保,甚至连公司遗产也保住了。

  目前这算是尚可为继的策略,因为利率已接近零,同时各国央行还注入了巨大的流动资金。但美国目前已发出信号,将逐步减少量化宽松的政策,这样一来,这两项有利因素都将土崩瓦解。这会给这些“僵尸”公司吃紧的资金链再度雪上加霜。

  除非能让这些破产公司彻底倒闭,并将他们的资产低价拍卖售出,否则其它境况更好的公司就无法发展壮大。奥地利经济学家Joseph Schumpeter残忍却又文绉绉地把这个过程称为“创造性的毁灭”。很遗憾航运业需要的正是更多这样的毁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