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深圳空运公司-香港“三哥”地位不保 货量流失于低端产业

 海运新闻     |      2020-02-27 11:11

  正如外界预期,香港货柜码头受累于工潮,世界货柜港“三哥”地位4月被深圳取代。对此,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所王国文认为,是次工潮反映香港码头在物流操作性业务上,承受的环境压力正在放大,提高工人工资势必增加成本,港口货物吞吐量将减少;但为降低港口成本而推行低福利,则会挤走工人。但他亦表示,纵观近几年深圳港与香港的排名之争,只是一个量的变化,还未到质变的程度。在全球贸易放缓的大背景下,深圳港口货柜吞吐量增加而香港下降,本质上是低成本的产业货量转向低成本物流,属正常现象。

深圳空运公司-香港“三哥”地位不保 货量流失于低端产业

  图:目前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舶、法国达飞轮船CMA CGM旗下第二艘可装载1.6万标箱的新船下水,于今年5月14日晚上靠泊赤湾集装箱码头/大公报摄

  本港仍具制度优势

  同时,深港作为2000万标箱级的世界枢纽港,互有优劣,应从港口一体化整合资源考虑。他称,香港有制度的优势、自由贸易的环境,通关效率高而时间成本低。即使深圳港操作成本低,并大幅开放保税港区,但自由港政策与香港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香港仍可维持一段时期的货物吞吐量稳定性,深圳无法完全取代。

  他说,2003年以后,深圳外贸出口货柜的“含金量”上升,1万美元的出口货物单位附加值在增加,深圳与香港比拼吞吐量意义不大。况且深圳四大港口均有港资成分,这对深港港口之间起到竞合平衡作用,港航业界无需惊慌。

  经济转型减泊位需求

  王国文还指出,深圳与香港同样面临珠三角工厂北移的问题。深圳这一轮的经济转型升级,不是製造业空心化,而是让製造业高端化。深圳乃至珠三角製造业的转换,令贸易产品类别产生变化,单位附加值在提高,这意味对港口泊位的需求不再那么迫切。

  他预计,今年深圳港、广州港进出口货物数量在增加,但不会再出现全球金融危机前的增长水平,穗深两港应控制对新建泊位的库容。

  深圳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王江亦贊同深港货柜吞吐量排名不重要。他表示,深圳一个货柜带来6000元人民币的GDP,但大部分都是“过路”的生产量,并不能增强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王江说,香港的货柜吞吐量下降不见得是坏事,因为香港城市的总体经济结构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强,如荷兰鹿特丹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在2012年滑落至第十一位,并不影响其作为欧洲第一大港的竞争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