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机场是我国门户枢纽中的南大门,不仅面向东南亚市场,也是支撑起我国通往大洋洲、非洲等地区重要网络节点。同时广州机场又拥有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的核心枢纽地位,是粤港澳大湾区与全球连通的重要枢纽。本文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系统对我国民航国际运输市场发展、北上广核心枢纽运输市场情况分析的第六篇系列文章。本文除了对广州机场受新冠疫情影响进行分析之外,也对广州枢纽发展的市场特点、竞争情况、主基地航司运营策略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兼论澳新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发展近况。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广州机场运输规模发展基本情况及特征,第二部分为新冠肺炎对广州机场航班执行情况的影响,第三部分为我国澳新国际市场发展情况,第四部分总结与建议。
一、广州机场运输规模发展基本概况及特征
1、运输规模方面
在旅客运输规模方面,广州机场201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338.6万人次,位居我国单机场排名第三位。但在增长速度方面,受资源约束以及规模基数较大等原因,近五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增长速度低于该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
在货邮运输规模方面,得益于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发达,广州机场2018年完成货邮吞吐量189.1万吨(2019年数据官方未公布),位处我国内地机场第3位;在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中,广州机场货邮运输规模处于第二位,仅次于香港机场。
在航班起降架次方面,广州机场2018年达到47.7万架次,2019年达到49.1万架次,一直位居我国内地机场第3位。
2、主基地航司
在运营航空公司方面,南航一直致力于广州枢纽的打造。以座位数为衡量指标考察航司在机场的份额,南航在广州机场的份额达到47.86%。以单机场主基地航司份额占比来衡量的话,南航在广州的份额投入,要高于国航在北京,也高于东航在浦东,东航在虹桥的运力投入。航司在机场的份额指标背后所反映的含义是:该航司在机场可以使用的资源情况,其中包括时刻资源、机场设备设施等。这是航司在机场能够进行枢纽运作的基础条件。
广州机场主要航空公司(份额排名前五位的航司)近11年在广州机场出港座位运力投入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无论从投入规模的绝对值,还是从相对的运力份额上来看,南航在广州的运营投入力度要远高于国航、东航、深圳航以及海航对该市场的重视。
3、国际运输市场特征
在国际运输市场方面,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国际枢纽的市场特点有较大差异。依然以出港座位数衡量的三个机场国际市场份额如图所示。
首都机场的国际市场重点区域是西欧、北美,其次是东南亚、东北亚、东欧/中欧。欧洲、北美市场是国航在首都机场致力于重点建设与打造的国际市场区域。
上海浦东枢纽国际市场的特点是,东北亚、东南亚从市场份额上来看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东北亚市场,在北上广枢纽中,上海的东北亚市场位居第一。同时在东南亚市场发展方面,上海也并不甘落后于广州,甚至在东南亚一些核心枢纽航点的航班密度已经超过广州机场。在西欧、北美市场,东航在浦东机场也持续发力,同样在某些核心枢纽的航班密度已经超过国航在北京的航班厚度。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原因,东南亚市场一直在广州国际市场中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市场地位;其次为澳新、东北亚等市场。但是对于航空公司而言,这两个市场的航权政策较为宽松,无论从进入航空公司数量,还是全国所开航点数量来看,竞争较为激烈。
对比在广州机场的东南亚市场、北美市场的航司情况如下所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