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空运到中国-新冠疫情摧毁“OPEC+”联盟?国际油价恐跌破30美元
海运新闻 | 2020-03-09 12:06
新冠疫情摧毁“OPEC+”联盟?国际油价恐跌破30美元
2020年03月09日 10时 清泉能源SpringEnergy
当地时间3月5日和6日,在维也纳召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第178次(特别)大会、第18次部长级联合监督委员会(JMMC,Joint Ministerial Monitoring Committee,负责监督各产油国执行减产协议的情况)会议、以及第8次OPEC和非OPEC部长级会议(OPEC+,或“维也纳联盟”第8次会议),比以往更能吸引全球油气市场和业界人士的眼球。一月底以来在中国和全球陆续爆发的“新冠疫情”无异于2020年全球油气市场的“当头棒喝”,在需求出现骤减的情况下,大家都在翘首以待,作为代表全球油气供给侧的“维也纳联盟”,到底如何反应。
道理很简单,人们都在关心2020年的国际油价到底往何处去?而5-6日的这三场会议,尤其是6日的第8次“OPEC+”部长级会议达成进一步减产协议与否,将会是2020年上半年乃至全年的国际油价走势“风向标”。于产油国、消费国和石油公司而言,油价的走势将分别决定各自的生产政策、消费策略和投资节奏,也将间接影响炼油加工和成品油市场,从而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表现。
遗憾的是,“坏消息”还是来了,6日下午的第8次“OPEC+”部长级会议上,进一步扩大减产的谈判以失败告终。沙特亲王、石油大臣萨勒曼(现任王储默罕默德·萨勒曼同父异母的哥哥)未能说服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接受“在2019年12月6日达成的170万桶/日减产额度基础上,再减产150万桶/日,直至2020年底”的提议。双方不欢而散。受此影响,伦敦商品交易所布伦特5月期货价格和纽约商品交易所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应声下跌10%左右,分别收于每桶45.27美元和41.28美元,创下2014年11月这一轮油价下跌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全球油气市场等来的是一个新的“至暗时刻”。
面对异常惨淡的油价下挫形势,我们不禁为2020年的全球油气市场捏把汗。加上肆虐的新冠疫情的拐点尚未到来,2020年的油市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3月6日的油价走势图)
第一,产油大国沙特和俄罗斯就此会分道扬镳吗?维也纳联盟的“韧性”几何?让我们回到“OPEC+”减产机制上来,有三个时间节点值得关注:一是2016年12月,2016年12月10日,为应对当时全球石油市场的“寒冬”和“跌跌不休”的国际油价,以沙特为首的11个OPEC国家和以俄罗斯为首的11个非OPEC国家在维也纳召开会议,达成第一轮减产协议,减产幅度180万桶/日(其中OPEC减产120万桶/日,非OPEC减产60万桶/日),减产基准是2016年10月的产量水平,至此,“维也纳联盟”横空出世。二是2018年12月,减产协议经过三次延续后,“维也纳联盟”达成新一轮减产协议,减产幅度调整至120万桶/日(其中OPEC减产80万桶/日,非OPEC减产40万桶/日),减产基准是2018年10月的产量水平。三是2019年12月,“维也纳联盟”第7次会议决定对减产幅度继续加码,追加减产50万桶/日,使得“OPEC+”的减产幅度达到170万桶/日。而后来的执行情况是,沙特自我加压、“不用扬鞭自奋蹄”,使得减产幅度一度超过200万桶,达到210万桶/日。
可以看出,过去三年,“维也纳联盟”前七次可谓次次成功,效果非常好,而且沙特对减产配额的执行率超过100%,一度达到130%左右,全球石油市场的供需状况重回“紧平衡”状态,油价企稳回升并逐步稳定在65美元/桶上下,这是一个“喜闻乐见”价格水平。“维也纳联盟”代表着一种新型的国际石油合作机制,其战略意义可以上升至大国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层面,是一种全新的国际能源治理模式。
然而,3月6日召开的第8次“维也纳联盟”会议无果而终,使得人们对该联盟的“韧性”(resilience)产生了怀疑,沙特和俄罗斯就此会分道扬镳吗?综合各方面情况,笔者认为:
“维也纳联盟”短期会实效,但长期而言会继续发挥作用。即便此次未达成新一轮减产协议,但去年12月份的减产协议在今年3月依然有效。如果今年第二季度油价持续大幅下挫,实质性伤害到美国致密油(页岩油)生产商,导致美国的原油产量水平出现显著下滑的的话,则“维也纳联盟”的默契和影响力将自然延续,因为这将推动油价触底反弹,于沙特和俄罗斯等产油国而言均是“福音”。如果美国致密油(页岩油)生产商对超低油价的抗压能力较强,保持现有的生产水平的话,国际油价会进一步下挫,则OPEC和非OPEC产油国不得不因为各自面临的经济压力而重新回到谈判桌上,以更大的减产幅度推动油价复苏,而“维也纳联盟”也将展现出其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