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超过4万个机场。国际航空协会(IATA)的数据显示,用于商业运营的机场大约近万个。刚刚投入使用的大兴国际机场将会成为最大也是最忙碌的机场之一。
关于这个机场的说法已经很多:800亿元的投资;全球最大单体候机楼;还有七条跑道,比世界最忙的机场亚特兰大机场还多两条。
它还是一个集合最新“黑科技”于一身新机场:自动停车、电子行李牌和刷脸过关是它拿出来炫耀的新产品。单看大兴机场的每项技术,其实都不令人感到陌生。但它们在机场的应用代表了新科技的落地方向,以及新的商机。
新机场的新噱头
新产品确实挺酷,所有的改进都指向一个目的:效率。但必须指出,目前大兴机场还有很多“黑科技”还处于试验阶段,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福利。
大兴机场专门设立了一层自动停车场。进场后,司机不用找停车位,会有一台自动停车机器人(AGV)——其实是一台升降叉车,把汽车送入停车位。取车时,AGV会把车送到车主面前。目前大兴机场的AGV还带有较为浓厚的实验性质,能够提供自动停车的车位仅有100多个,还不到全部停车场停车位的1%。
行李牌也成了关注点。以往在托运行李时,乘客行李上会贴上行李标签,现在是一张永久无源电子行李牌取而代之。东航在它的App上免费发放4000张这样的行李牌。它可以贴在行李箱上,长期使用。行李托运可以通过App自助办理,只要用手机碰一下行李牌,所有行李托运信息都会显示在用户手机上,然后就可以像查快递一样,随时查看它走到哪儿了。
在大兴机场,你有可能不用像以前那样大清早在安检柜台心浮气躁地排队,刷脸可以快速过安检。乘客可以用手机提前办理自助值机,到了机场,刷一次身份证刷一次脸,就可以进入人工安检程序。大部分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在拿出随身行李放进塑料筐里时,人脸识别系统会再次扫描,以便将乘客和它们的行李匹配。这样行李即使丢失,也能很快找到失主。接下来,通过了人工安检来到登机口,乘客也不用拿出登机牌,在登机口工作人员的智能眼镜注视下,再一次刷脸,然后……祝您旅途愉快。
在大兴机场,从走进航站楼,到抵达登机口,整个过程可能需要20分钟。时间已经够短,但还可以变得更短。
未来,乘客甚至可能不用掏出身份证,只需要刷脸就可以通过安检和登机,还可以提前在酒店办理托运行李。只要行李不超重并且安检没有问题,就大可不必再重复柜台前排队的经历。
大兴机场“新科技”涉及的技术,在工业领域很多已经耳熟能详。在机场使用的AGV,其实在上海洋山港的集装箱装卸码头已经应用,并成为央视纪录片《超级工程II》里的明星技术。它通过电磁和光学感应等自动引导装置实现准确地停车和装卸,在物流领域已经相当普及。
刷脸技术也不是大兴机场首创,此前它已经在香港机场、深圳机场以及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试运营。这背后是生物识别技术的加持。
无源电子行李牌则属于首次应用,但通过行李牌向手机传输信息的近场通信技术(NFC)绝对不会让人感到陌生。持手机闪付出入地铁,NFC技术功不可没。
刷脸和机器人一起上
屡获最佳 新加坡樟宜机场曾提出了一个口号:“你的脸就是你的护照。”说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日臻成熟。2017年苹果iPhone X推出了Face ID,计算机人脸几何外形比对技术已经可以用在手机解锁上。随后刷脸支付技术也提上日程。实际上,可以当做护照使用的生物特征除了乘客的面部特征,还包括声音特征、虹膜、指纹、掌纹甚至人的步态。
刷脸得以在许多机场应用,一个原因是它具有非接触性的特征,避免了在识别过程中机器与乘客之间接触,辨识进程比较人性化,且它的辨识速度已达到毫秒级,可以做到快速地通过。
另一个比较方便的非接触性识别技术是语音识别。人的声音频率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化,属于生物特征之一。美国的部分航空公司正准备把谷歌等语音助手引入值机。届时,乘客说一声“嘿,谷歌,请帮我办理值机”,就如同说“芝麻开门”那样,瞬间验证大门就可以打开。不过,语音助手如果面对采用变声设备的人,是否能正确识别呢?现在还是个疑问。
整个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将在客流高峰期将通关安检效率提高10%左右,同时还将节省大量的人力。
相对于生物识别技术,机器人在机场的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也相对成熟。AGV自动停车机器人是其中之一,目前在发达国家的主要机场,纽约的肯尼迪国际机场和巴黎戴高乐机场已经开始使用。自动停车机器人以外,行李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已经出现。行李机器人分为两种,有可以帮助乘客运送行李,也有在托运行李终端负责装卸的机器人——它可能会让行李装卸变得没有那么粗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