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已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审议通过。
陕西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承东启西、联接南北,地理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是实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西安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支撑,是陕西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动力,是推进西部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保障。本规划是指导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为2020—2035年。
一、战略意义
(一)强化世界连通能力,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新时代陕西正在全方位扩大开放,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有利于构建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建立航空带动、陆空互动、多式联动的国际运输走廊,提升陕西的国际互联互通水平;有利于打造“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科技教育、国际文化旅游、丝绸之路金融等五大中心,深度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形成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有利于高水平、高标准建设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平台,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支撑陕西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引领和支撑西部地区开发开放。
(二)发挥民航先导作用,助推“三个经济”引领新超越。
民航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有利于强化大西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完善陕西“一核多极”枢纽格局,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枢纽经济发展;有利于发挥民航国际通达范围广、运输时效性强、舒适度高的比较优势,强化陕西向西开放的前沿作用和西安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门户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要素畅通其流、汇聚融合,提升流动范围、速度和规模,提高配置效率和质量,实现产业聚合与高端化升级,推动流动经济发展。依托西安国际航空枢纽,聚力“三个经济”,构建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打造富有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引领陕西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追赶超越提供强大动力。
(三)提升枢纽服务能级,支撑国际化大都市迈出新步伐。
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构建广覆盖、深通达、多层次的航空服务圈和辐射大西安都市区及周边城市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向国际航空枢纽的能级跃升,有助于强化西安面向西北地区的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门户功能,加快人口、资本、科技等要素集聚,打造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助于推动“航空+文旅”产业更深层次融合,提升陕西旅游的全球吸引力,建设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交相辉映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有助于增强城市国际化综合服务功能,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六维支撑体系建设,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提高民航供给质量,展现民航强国陕西担当新风貌。
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打造中国最佳中转机场,有助于提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完善国家枢纽机场体系布局,助力我国形成现代化民航机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有助于提升航空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激发市场潜力活力,更好满足大众航空出行需求;有助于发挥陕西航空产业资源集聚优势,打造航空全产业链生态圈,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形成辐射功能强大的现代航空产业体系;有助于推进军民深度融合、港产城协同发展,深化民航领域改革创新,探索新形势下民航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实践中展现陕西担当。
二、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一)发展优势。
1.国家政策支撑有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