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分类】机场运营 【文章编号】37-2020-0046
世界级机场群本质上是一种经济集聚现象,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明确提出,着力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世界级机场群建设。众所周知,世界级机场群既不是“一群机场”,也不是“机场一群”,而是有机组合的机场网络体系,是机场业一种新型生产组织形式,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表征之一。目前,我国民航业尚未对世界级机场群的组成机场提出量化分类标准,这导致机场群的部分组成机场对这种新型生产组织方式认识不深,对自身功能属性、地位作用、发展阶段和责任担当,或有“一亩三分地”思维,或有“过小日子”思想,还有的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级机场群建设进程。本文旨在抛砖引玉,试图引起行业内外专家的关注和讨论,共同呼吁加快出台促进世界级机场群更加精准的发展政策。
我国综合机场体系的分类标准和功能属性界定
早期,民航运输机场分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后来,随着航空枢纽概念的引入,又逐渐出现了枢纽机场的分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国机场大致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枢纽机场在全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其功能属性,又细分为国际性枢纽、区域性枢纽、地区性枢纽等。
民航局《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由大型枢纽、中型枢纽、小型枢纽、非枢纽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组成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服务广泛的国家综合机场体系。该《规划》具体界定了国家综合机场体系分类框架,通过提出我国机场的量化分类标准及其功能属性(详见表1),对进一步明确我国运输机场的分类,为世界级机场群的各个组成机场的聚类分析提供了借鉴指引和“法定”遵循。
表1 国家综合机场体系对运输机场分类表
运输机场类别 分类标准 功能属性 分类解释 大型枢纽机场 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比重大于1%,且国际旅客吞吐量占全国国际旅客吞吐量比重5%以上 国际性枢纽 大型枢纽是国际旅客吞吐量累计占全国60%以上的机场群体 中型枢纽机场 旅客吞吐量比重大于1% 区域性枢纽 大型和中型枢纽是旅客吞吐量累计占全国80%以上的机场群体 小型枢纽机场 旅客吞吐量比重大于0.2% 地区性枢纽 大型、中型、小型枢纽是旅客吞吐量累计占全国95%以上的机场群体 非枢纽机场 旅客吞吐量比重小于0.2% 非枢纽 非枢纽机场是旅客吞吐量累计占全国5%的机场群体
这种分类方法的科学性主要表现为,一是蕴含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当机场的吞吐量发展到一定量级,其地位作用、功能属性、责任担当以及运营管理模式必将发生较大变化;二是体现与时俱进的发展观。由于机场业高速发展,2010年进入全国前十位只需要1500万人次,到2019年则需要4000万人次,而1500万人次的机场只能排名第27位。因此比率比绝对值更为科学;三是定位属性一目了然。过去在机场定位问题上,各方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当然这都是为了发展,无可厚非,但确实也耗费了很多精力。还有的机场争得了较高定位,也写到了文件上,现实中却迟迟难以实现。该量化分类标准出台,上述问题迎刃而解。四是便于分类施策、精准施策。不同层级的机场,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因此分类施策如同“点穴”,发力更加精准,能够达到“靶向治疗”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国对机场体系同样采取该分类方法(详见表2),进而采取分类施策的方针。
表2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对运输机场分类表
机场分类 枢纽类型 分类标准 主要运输机场 大型枢纽机场 中型枢纽机场 小型枢纽机场 非枢纽型主要商用机场 非主要运输机场 其他运输机场
我国世界级机场群组成机场的聚类分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