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完善移动源排放评估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物流新闻     |      2020-06-12 19:49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港口作为连接海洋和陆地的纽带,对实现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世界海洋日当天发布了《港口规划环评中的移动源排放评估国际经验》报告,该报告探讨了完善中国港口环评中的移动源排放评估的实施途径。

  NRDC亚洲高级战略主任费楠茉表示,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环评中提出的清洁空气方案和潜在激励项目能够提高港口的竞争力,有助于实现港口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中国在制定“十四五”规划之时,如果能够强调进一步完善港口环评中的移动源排放评估,就可以从决策源头降低港口开发建设对区域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港口行业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世界一流港口的建设目标。

  移动源评估和管理仍是薄弱环节

  港口和航运业在助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其污染排放对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国是航运大国,全球十大港口有七个都在中国。在香港、深圳、上海等人口密集的沿海城市,港口和航运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绿色港口与航运项目经理单静涛表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中国的港口与航运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港口新建和扩建工程意味着水路与陆路运输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如不采取适当的缓解措施,港口移动源造成的污染排放将随之增加。

  “环评则是预防和减少航运和港口污染排放的有效工具。作为大型项目规划前期的必要环节,环评特别是规划环评可在项目决策的早期对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将预防和缓解措施结合到项目建设发展的决策中。”单静涛表示,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港口规划环评工作在防止港口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单静涛也同时指出,移动源作为港口的重要大气污染源,其评估和管理仍是港口规划环评实践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在相关技术规范中虽有所体现,但并非重点关注的问题。一般的环评法规和港口环评专业规范均没有提出对移动源排放进行管理和评估的具体要求。

  国际经验:重视移动源排放评估与管理的港口空气更好

  据了解,为治理港口空气污染问题,美国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以及荷兰鹿特丹港在港口扩建和运营中充分重视港口相关移动源排放评估与管理。

  单静涛介绍,“这些国家均在各自的环境立法框架下执行港口规划环评。”在港口规划建设中,首先要求评估港口发展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广泛影响,包括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价,并形成了根据港口内船舶等移动源排放来评价污染排放的系统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将港口环评和环境许可相结合的“双保险”,支持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针对港口的环境监测还设计了后续跟进机制,用于评估污染排放控制的有效性并方便进行及时调整。

  以荷兰鹿特丹港为例,单静涛介绍了该港口的移动源排放评估与管理内容。荷兰鹿特丹港包括中心的老港区以及新近开发的马斯莱可迪二期港区(MV2)。在规划港区扩建工程MV2的过程中,鹿特丹港进行了全面、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建立了包括港口周边直接影响区、周边住宅区和交通走廊的空气质量模型。

  同样,在美国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应对措施。单静涛表示,“得益于这些污染防控措施,2018年洛杉矶港在集装箱吞吐量相比于2005年增加26%的情况下,硫氧化物排放量减少98%,氮氧化物减少60%。”

  中国:应积极开展港口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该报告指出,在环境影响分析中要求考虑项目造成的所有环境影响,以便对各类影响形成全面的了解。就港口规划环评来讲,应分析港口规划以及建设和运营的直接、间接和累积影响。国际经验表明,为全面评估港口建设发展的环境影响,必须将船舶、港口机械设备、货运卡车和火车机车等与港口相关的移动源污染纳入环境影响评估并进行适当分析。在中国的港口环评过程中,移动源排放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从国际经验的角度来看,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对此,报告为中国改进港口环评中的移动源排放评价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积极开展港口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开展收录所有移动源和固定源的港口排放清单编制研究工作,并关注清单的定期更新;二是完善综合的港口空气污染模型,提高港口规划环评分析的准确度,并在港口运营中持续关注移动源的空气污染;三是将港口环评的地理范围扩大到覆盖港口货运活动高频区域的海洋边界和陆地边界;四是落实港口空气污染防控措施,强化环评的事中和事后监管;五是建立政府、港口企业、航运公司等多方合作协调的机制,鼓励社会监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