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布满电,这些机器人就能根据生产安排一直工作,不需要倒班,极大提升了分拣效率。”工作职员先容,机器人不仅让货物分拣更快捷正确,还减少了人工搬运环节,保障货物安全。
“有车自燃了!”在麻武高速公路信息监控中心,值班监控员项海莹使用“聪明黄黄—协同管控平台”进行视频巡检时,发现一辆货车自燃后迅速处置。随后,事故车辆明火被扑灭,现场解除管制,前后不到1小时。这种“后台把握全局,远程多方调度”的科技应急模式,较以往个人报警、层层通报的形式,至少节省了一半时间。
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为行业聪明发展注进强大动力。在武汉青山长江大桥,“武汉造”内焊机器人破解了U肋内焊的世界困难。比拳头略大的机器人,钻进6根28厘米高的钢板U肋进行焊接作业。武汉青山长江大桥还通过安装在各关键部位、中断面的传感器,掌控索、梁、塔等受力数据,实时监测大桥“健康状况”。
在武汉港花山港区,一排排桥吊、船吊、轨道吊依次排开,3辆约15米长、最大载重75吨的集装箱转运卡车自主行驶,将轮船上卸下的集装箱运至货物堆场。码头上不见一名装卸工,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集装箱转运卡车也没有驾驶室,停车、装箱、驶离、停车、卸箱等一系列操纵完全自主完成。这是5G智能无人集装箱转运卡车正在工作,这类车辆及其支撑系统于2019年9月26日投进运营,让花山港区迈进智能港口时代。
不久前,湖北省印发《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建设便捷聪明的融合基础设施,加快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聪明交通建设。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朱汉桥表示,将捉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加大科技投进,让新技术为传统交通项目赋能,让交通项目成为新基建的主力军,助力湖北交通提档升级。
“您正在违法停车,请尽快驶离,留意安全。”日前,在湖北省武汉市绕城高速公路武麻互通路口,新引进的违停抓拍喊话提示系统替换了过往单一摄像卡口、人工抓拍喊话的方式,向车辆发出警示。
交通监管精准智能
据了解,该支撑系统由湖北三环团体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讯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武汉港务团体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制造、通讯、港口三方联手,通过汽车制造、5G网络、无轨导航定位、港口集装箱装卸优化等技术,解决了传统港口智能化改造过程中碰到的技术和安全题目。湖北还发布了《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标准》,为推广港口无人驾驶卡车提供了系统指引。
新技术擅解困难,更是物流高效运转的引擎。在武汉京东“亚洲一号”仓库中,200多个分拣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扫描快递后自动出发、寻找对应投递口。
4G动态监控、事故隐患动态识别……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引擎的理念,通过一系列交通治理智能化措施,确保百姓出行更顺畅、更安全。宜昌市远安县自主开发的“两客一危”车辆智能4G动态监控系统,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车辆安全监管领域,实现事故隐患自动识别、自动提示、自动报警,交通事故大幅下降。
无人集卡高效运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