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峙门航道位于普陀区虾峙岛和桃花岛之间以东海域,由虾峙门口内、口外两段组成。其中,口外段人工航道位于船山市行政区域内,曾是我国首条人工疏通形成的特大深水航道,是服务宁波船山港核心港区的重要公共航道,也是3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主要通道。
“在虾峙门航道扩建工程施工现场,3艘万方级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龙”“新海虎4”“新海虎8”已预备停当,待命展开疏通施工。 “该工程总挖方量1210.49万立方米,为保证施工效率,我们将认真总结一阶段施工经验,分段公道安排施工区域,提升大型疏通设备作业效率,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确保明年3月如期完工。”负责施工的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先容。
总投资3.1亿元的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人工航道扩建工程于近日进进二阶段施工。
扩建后的人工航道可满足30万吨级油船和散货船乘潮单向通航,同时可兼顾40万吨散货船和45万吨减载油船乘潮单向通航要求。
“宁波船山港的快速发展和船舶大型化趋势,虾峙门口外航道通过能力接近饱和,船舶排队等候、进港后无法正常靠泊码头等现象屡有发生,港口生产发展‘瓶颈’题目突出。”船山市港航和口岸治理局总工程师王世军先容,该工程是甬船两地协力打造宁波船山港一体化2.0版40项重点任务之一,扩建后的航道宽度由390米扩至440米,水深由22.5米增至23.5米,通航时间从1.5小时增加到4.5小时,将进一步提升通航效率和港口产能。同时,为切实保护海域环境,工程避开了4-9月份海洋鱼类产卵期,分两阶段实施,2-3月为第一阶段,10月至明年3月为第二阶段。
为进步宁波船山港水路集疏运能力,近几年船山市先后与宁波市共同出资建设条帚门航道、东霍山锚地等项目。这些基础设施的共谋共建共享,巩固了宁波船山港在国家原油和大宗散货储运中的功能地位,对降低临港产业物流本钱,提升甬船一体化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乃至巩固世界第一大港地位都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虾峙门30万吨级人工航道扩建工程是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全长约15公里,由宁波船山两市共同出资建设。
自2008年正式投运以来,累计通过超大型船舶2200多艘次,货运量超过7亿吨,节约原油运输本钱近13亿美元,社会经济益效明显。
据了解,自9月10日起,同样列进交通部“十三五”规划的鱼山二期北向5万吨级航道工程也正式开展疏通施工,该航道疏通方量约516万立方米,同时配套扫海和航标工程,总投资约3.87亿元。截至目前,船山市拥有15万吨级及以上主要航道13条,30万吨级主要航道3条,其中蛇移门航道、白泉进港航道、条帚门外锚地等一批部省“十三五”规划高等级标志性航道和锚地项目均定期收官并投进使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