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杭州、宁波机场互为异地货站正式启动,我省最大的两个口岸机场间就此搭建起更便捷的航空物流运输通道,实现了两地航班、航线及货站资源的共享,让浙江货走得更远、更快、更顺畅。
在浙江关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以杭州机场为核心的杭州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是重中之重。没有海港的杭州,要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打造新的开放高地,空港是突破口。
跑道增加有啥好处?今年6月,杭州机场成功实施双跑道独立运行,成为继北京首都、大兴、上海浦东、广州白云之后全国第5家具备真正意义双跑道独立运行能力的机场。机场运行效率大大进步,可以飞更多的航班。随着双跑道独立运行的实施,杭州机场运行效率有看进步30%,为亚运会保障及机场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同时还可有效提升航班正常率。
除了地铁,国际物流,还有高铁。正在建设的机场三期工程重点之一,就是一个交通中心——在航站楼地下,要新建1座高铁站,建成后将引进杭绍台、沪乍杭、火车南站联络线等铁路线。这将构建起杭州、上海虹桥、浦东3个机场1小时,及省内1小时、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两小时至3小时的高铁圈。
11月7日,顺丰航空一架波音747-400F货机搭载着服装、机械器材、跨境电商快件等1.45万公斤货物,从杭州机场飞往美国洛杉矶。这是杭州机场今年新增的第8条国际全货机航线。
到2030年,杭甬温三大机场,规模都将扩大近一倍,1.5亿人次的吞吐能力,大致能满足浙江5500万人民每年两三次的航空出行需求,达到当前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
综合关键未来可期
临空特色经济起舞
这样的关键,正离浙江人越来越近。
客货两旺
这是新一轮总规划振奋人心之处。最大的亮点是关于跑道的规划。其中,杭州机场定位为“区域关键机场、近期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机场之一,远期发展为国际航空关键”。终端目标量为2030年9000万人次,近期(终端)规划4条跑道。而第三跑道预计亚运会以后开建。与前两条跑道一样,第三跑道的等级为4F,这是目前民航跑道的最高等级。第四跑道等级为4E,满足更多支线飞机的需求。
“港区无缝联动”,这在全国也未几见。综合保税对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杭州空港综保区未来将更突出“临空特色”,优先打造物流和销售服务中心、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出口电子产品和集成芯片返区保税维修中心,积极推动临空服务和航材配送维修产业集聚,着力探索飞机融资租赁与跨境电商结算中心建设。
事实上,杭州正依托机场上风,大力发展临空产业。比如牢牢捉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城市的契机,在紧邻杭州机场的红山农场区块,面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推出杭州湾生物科技谷。目前,总规模20亿元的生物医药专业基金项目成功落户,总投资20亿元的健新原力全产业链生物医药基地项目已经完成土地招拍。
而在宁波机场航站楼的地下,已经预留了城际铁路线位,以实现空铁无缝衔接。宁波也将以机场为核心联接周边交通网络。在已有轨道交通2号线基础上,宁波机场还规划引进6号线。而且,宁波机场也要在航站楼间布置一个交通中心。除了在地下预留铁路引进条件,还在机场外侧约3.5公里处,规划宁波高铁西站。
宁波、温州机场也不甘落后。宁波机场将于明年启动总投资500亿元的四期建设,主要包括3600米的第二跑道和2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等,力争“十四五”末建成投用,以满足203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年飞机起降23.85万架次的规划目标。
按照全省空中一小时交通圈设想,各县市将建设更多的通用机场,满足更多人的航空出行需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