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协同联动 确保预警航班正点 哈尔滨机场建立航班运行保障监控机制、航班运行保障效率评估以及约束处罚机制等 -玻利维亚空运

 物流新闻     |      2020-12-09 22:54

  哈尔滨机场建立航班运行保障监控机制、航班运行保障效率评估以及约束处罚机制等,对典型延误航班更是进行重点管控,加大对临界延误航班干预,设置专人监察、提醒保障单位及时按照作业标准时间完成保障作业,为提升运行效率、治理航班延误奠定了基础。

  哈尔滨机场将秉承“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宗旨,充分发挥运管委组织协调作用,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久久为功,努力克服困难,用创新促进发展,不中断进步航班正常性,优化旅客的出行体验,不中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航空出行的需求,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推动龙江空港高质量发展贡献气力。

  哈尔滨机场组建了专门机构,确定了联合运控中心席位,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细化作业程序,理顺作业接口,确保各席位整体联动功能作用有效发挥,推进空地联动指挥常态化运行;优化航班作业保障流程,规范各岗位作业标准,明确各保障环节作业时限、航班正常治理责任,细化管控措施;完善运管委各类运行处置机制,规范降雪天气、大面积航班延误等不利条件下的应急联动处置工作,促进从单主体响应到多主体协同的切实转变。细化特殊情况下航班计划动态调整、流量限制信息发布、不均衡对称模式等流程,提升不利条件下处置应对能力。

  哈尔滨机场聚焦航班保障流程,突出不利条件下的“集中会商、研判态势、协同处置”应急响应,让同一平台下的各保障单位更清楚地做到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共同进步哈尔滨机场航班正常治理水平。针对特殊天气,及时启动会商机制,围绕“早研究、早预警、早决策、早处置、早告知”提前会商、研判,开展航班动态计划调整,实现了大面积航班延误保障安全有序运行。

  哈尔滨机场完善了运作制度、工作措施、正常性考核、绩效治理等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周例会、月例会、季度分析会,固化机场与空管分局、航空公司之间的定期分析与协调机制。坚持以题目为导向,将大面积航班延误、大面积备降、特殊天气、重要保障等阶段性需协调管控的工作通过运管委平台及航班正常性治理体系的完善,转变为制度化、常态化的治理机制,进步协同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同时,逐日对航班保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坚持航班正常性协调例会制度,积累日常运行数据,为运管委决策提供依据。

  山航SC8794,跑道能见度200米,跑道视程275米,请启用HUD……9月23日,哈尔滨出现大雾天气,严重影响了进出港航班正常运行。当日6时06分,哈尔滨机场启动基于平视显示器(简称“HUD”)低能见度运行程序的指令,全力保障航班运行安全。

  哈尔滨机场构建了协同运行的三层管控体系,不中断优化空地资源配置,建立并完善不利条件运行、航班分类处置、关键资源统筹、空地协同放行、地面运行督查、运行评估提升、除冰雪协同等七大机制,规范运管委协同工作机制,持续提升运行效率。

  协同联动 确保预警航班正点

  协同决策,实施全流程治理

  依托最新科技,旅客登机也更为便捷。哈尔滨机场安检通道安装了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安检自助验证闸机,人均过检时间6-8秒;推进“E脸通关”全覆盖,优化旅客服务机制,建设聪明航显为旅客提供定制化引导服务。

  构建面向运行调度的同一融合通讯平台,买通不同用户数据通讯、语音通讯通道,机场运行通讯模式有了质的奔腾。机坪区域25个监控设备升级,实现机坪区域监护数字化治理模式。完成民航运控数据专线的搭建与接口开发,航班覆盖率、航班完成率、航班及时率三项指标在24家新增协议机场中数据质量排名第一位。建设机坪塔台系统,实现地面航空器的运行指挥,成为全国第一家完全采用全景视频拼接技术代替目视指挥、实施机坪管制的机场。国内首家应用除冰雪指挥系统,实现聪明化除冰雪作业,进一步提升了机场冬季运行保障能力。以信息集成系统和A-CDM系统为支撑,持续推动机场与空管、航司、油料、首都机场、民航局等多方数据共享,有效提升了协同运行治理水平和航班正点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