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硬件升级 年旅客吞吐量提升2.8万倍 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期 -国际海运

 物流新闻     |      2021-04-28 17:09

  马家沟机场是军民共用机场,设施十分简陋,办公楼是一座面积250平方米的老旧二层小楼。候机室设在楼内,面积只有50平方米。直到1968年,候机室面积才增加至200平方米,内部设置了贵宾室、广播室、问询室、小卖部等机构。当时,机场跑道长满青草,在停机坪旁的铁架子上长年飘荡着3个5米长、直径1米的白布口袋——那时飞机上没有气象雷达,飞行员驾机起落时全凭白布口袋判定风向。

  从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设施简陋的马家沟机场,到上世纪70年代可媲美北京首都机场的阎家岗机场,再到眼下年旅客吞吐量连续5年领跑东北三省的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70多年间,哈尔滨机场经历了多次“华丽转身”。

  飞机起降全凭白布口袋判定风向

  1989年,哈尔滨阎家岗国际机场正式对外开放使用。

  当时的阎家岗机场占地面积6829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其候机大楼建筑面积7938平方米,设有候机大厅、旅客餐厅、通讯联络站、指挥塔台等设施,机场的水泥跑道3000多米长,可起落当时世界最大型民航客机,这个配置可与北京首都机场媲美。而原马家沟机场因地处城市中心,净空条件差,不能起降大型民航班机等原因,于1979年6月15日正式封闭。

  下一个“小目标”

  有人形收留,修机场就似乎给孩子做衣服,“还没怎么穿就小了”。随着黑龙江经济发展脚步加快,通航仅10多年的阎家岗机场也成为一件“穿小的衣服”——1993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大关,提前达到当时机场设计的最高吞吐能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