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京东物流从企业客户的前期销售猜测环节就开始参与,并基于销售猜测,进行品类分布、库存安排;销售开始之后,及时满足退换货需求,畅销时快速补货,滞销时迅速处理库存。比如,京东物流帮助安利的库存周转天数降低了大约30%,国际物流,这意味着在销售额不变的情况下,安利在库存上需要储备的资金大幅减少;再比如,与京东物流合作之后,斯凯奇所有电商订单的加权均匀交付时间减少了约5个小时,提升了效率和消费者体验。
如何理解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给链?
京东物流CEO余睿表示,从供给链的角度,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给链”在思考的是怎么帮助客户实现全局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全局最优,是指京东物流参与到客户的整个决策,用供给链的视角对各个环节进行审阅,目的是改善效率和减少本钱。
京东物流的快和行业企业一直存在不同。在配送时效战争里,四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百世)和顺丰的做法是追求让货物快速活动,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区别是通达系靠人,通过增加加盟网络的密度来提升速度;顺丰靠重资产,通过建机场买飞机实现高效配送。京东物流走了一条不同的路,核心是减少物品搬运次数,利用算法先进行猜测,提前把自己卖的商品放到离消费者更近的仓库里,用间隔换时间,运营的仓库越多、商品离消费者越近,移动间隔越短、速度也就越快,高效、快速,让用户体验更好。
随着服务的客户数目越来越多,余睿总结了几个趋势:品牌客户希看与自己的消费者建立直接的联系,对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要求也更高,希看用尽可能少的库存往满足更多的潜伏机会。品牌的打法也在变化,它们会更在意用户洞察、产品设计、营销推广,而把供给链交给合作伙伴。京东物流首席战略官傅兵表示,很多企业已经知道进进到全要素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一营销或者产品做得好,就能解决题目的时代了。”
从供给链全局角度,帮助企业实现新的增长
比咨询公司更能落地,比物流公司更懂贸易
大多数人以为的物流行业,就是快递小哥把客户从电商平台上购买的包裹送到自己手里,就像在京东618中体验的那样,下单之后等待京东小哥送货上门。但实在,这只是整个物流环节的最后一步和服务C端消费者的其中一种形式。对于刚刚上市的京东物流而言,京东618中还有一种“隐躲”的服务,成为商家从收留应对大促的关键武器,就是一体化供给链。
在供给链领域,比起咨询公司只提供方案,京东物流能够让方案落地,并持续优化;比起同行通过收购拼接成的综合服务能力,傅兵以为京东物流的行业理解和协同更强。此外,京东物流有着自然的商流基因,还可以随着“兄弟公司”——京东零售往理解商流变化对供给链需求的变化。某种程度上,京东物流比咨询公司能让方案落地,比物流公司更懂贸易增长。
简单来说,假如说一祖传统的物流公司是作为一个“乙方”,提供标准化的物流各环节服务,京东物流想成为的是企业们的“伙伴”,不仅提供物流服务,还可以从供给链全局的角度,帮助企业实现新的增长。
在当前,物流行业尤其是快递行业已经成为一片红海,传统运营模式内卷严重,相关快递企业利润增长承压。在此背景下,一体化供给链就是新的蓝海。
长期的投进让京东物流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和强大的科技能力,同时还有基于商流的对各行业的洞察和服务能力。在2017年对外开放后,京东物流4年间服务的企业客户数超过19万,同时京东物流的外部客户收进占比达到近47%,间隔50%的历史性节点仅剩一步之远。
从自建物流起,就拥有自然的商流基因
关于一体化供给链,京东物流在此前的招股文件中进行过具体阐述,日前在《京东物流不想做一家物流公司》一文中,京东物流高管对一体化供给链贸易模式进行了深刻解读。
在2007年到2017年的十年里,当其他快递公司还深陷在价格战的泥淖中,京东物流选择把数百亿的资金投向了仓配一体化服务的能力建设,截至2021年3月,京东物流一共运营1000多个自己的仓库和32座大型智能物流中心“亚洲一号”。
京东自建物流的目的就是为了体验,当时是2007年,快递行业尚处早期,职员治理混乱,京东卖的又都是电脑手机等客单价高的商品,体验是形成竞争上风的重要因素。自建物流后,主打正品的京东找到了自己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核心竞争力——足够快的配送时效。为此,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 ,京东物流在2010年推出“211限时达”服务,让“上午下单,下午收货”这一看似不可能的配送速度,成为京东物流的独创招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