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累计完成建设投资60多亿元 -欧洲空海派+铁路

 空运新闻     |      2021-12-27 20:10

  这样的情况如不改变,青海民航将大大落后于时代,不但不能与邻近省份竞争,甚至难以满足青海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如此,迁建省会机场成为青海民航谋求发展变革的第一要务。

  三十而立,立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

  如今,西宁曹家堡机场迎来三十岁生日,步进而立之年,这个“而立”,立的是什么?

  30多年前机场开工建设的时候,这里除了荒山野岭什么都没有。既不通水,也不通电,甚至连道路也没有,建设者们只能从湟水河里取水喝,固然经过过滤和沉淀,喝多了依然会腹胀;到了夜晚,值班职员在荒无人烟的工地上值夜班,没有电灯只能点烛炬照明,冬春季只能引炉火取热;由于没有道路,也没有专门的车辆,前往工地各处主要靠步行,有时还要手脚并用地爬山,这些艰苦的条件在今天的工地上是不可能出现的。

  运输生产量的快速提升和机场建设的优质高效,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注进了巨大活力,也成为青海民航快速发展的强健两翼。

  “十四五”期间,青海机场公司将构建“1+9”民用运输和应急保障体系,持续巩固以西宁机场为关键、9个支线机场为支点的布局体系,完成西宁机场三期扩建、玉树和果洛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青海湖机场,开工建设黄南机场,并深层次探索新的机场建设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西宁城市规模逐步扩展,使位于市区边沿、群山之中的乐家湾机场净空环境日益恶化,也失往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进进八十年代,机场依然保持着1957年通航之初的水平:一周两个航班,使用运-7、安-24这样的小飞机执飞,仅有西宁-格尔木和西宁-兰州-太原-北京两条航线,只能单向腾飞的跑道受天气影响极大,因风向等原因取消起降是常事,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受此影响,乘坐航班的旅客寥寥无几。

  三十而立,立的是高质量发展的青海民航事业。

  三十年来,西宁机场先后承担过1996年玉树和甘孜躲族自治州雪多难物资空投、1998年抗洪物资运输、抗击“非典”、汶川地震青海救援队和物资运输、玉树抗震救多难民航运输、青海医疗队支援湖北抗击新冠疫情包机保障等重要任务,无论面对怎样的多难难和疫情,西宁机场和青海各支线机场永远冲锋在前,时刻预备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拼尽全力。

  诞生:筚路蓝缕开天路

  发展为了人民。青海民航创业65年、西宁曹家堡机场通航30年、青海机场公司组建15年,之所以能够不中断发展壮大,是由于始终坚守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始终立足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

  三十年考验磨砺,三十年景长壮大。西宁机场无愧于“人民航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立之年恰逢建党百年,站在新的出发点,青海机场公司将把西宁机场建设好、治理好,使其更先进、更绿色、更便捷,成为辐射高原、服务青海的全国高高原航空关键,继续承载青海的民航梦想飞向更加广阔的蔚蓝天际。

  乐家湾时代,青海民航人的苦是没条件、没希看的苦,曹家堡机场建成后,是想办法、找出路的苦,相比于乐家湾时代,再苦也不算苦。

  然而生活和工作上的不便只是小题目,曹家堡地区的地质条件才是摆在建设者眼前的巨大困难。由于曹家堡场址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形,且位于半山腰三级平台上,平地少、山地多,因此造成了土方量巨大、湿陷性黄土、冲沟多而大的三大困难,在当时国内乃至全世界都罕有经验鉴戒。

  三十年来,航空主战场始终是青海机场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在不偏离航空主战场的条件下,国际物流,把青海民航的安全服务等工作做强做好,才能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更大空间。

  “十四五”期间,青海各机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将分别达到12.6万架次、1350万人次和8万吨,年均增速14%、15%和12%;西宁机场三项生产指标分别达到10.8万架次、1200万人次、7万吨;新增基地航空公司1至2家,驻场运力达到20架,通航点达85个,国家重点战略地区航班量占比超过50%、直飞率80%以上,形成日均10班以上快线6条以上,高高原通航点超过10个。

  三十年来,青海民航人不中断与自身发展的先天劣势作斗争,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不中断破解发展瓶颈,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