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的“常州机遇” -法兰克福FRA空运

 海运新闻     |      2022-07-26 00:00

提升铁路关键,在东货场现有129亩集装箱货场基础上,整合集装箱货场内部17亩闲置土地资源,增加1.1万平方米堆场,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海铁联运发送能力稳定至2班/日、5万标箱/年;将青龙煤场2条线路改造成整列集装箱装卸区,运能扩收留,满足发送能力10万标箱/年的需求。同时,高位谋划奔牛港江苏省多式联动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挖掘中欧班列潜力,加大与上海及内陆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深度合作,加快发展高铁物流建设常州南站高铁物流中心和金坛站高铁物流中心,大力开展高铁快运、高铁快递等铁路货运业态。到2025年,常州海铁班列预计实现天天3班,铁路集装箱发送量将达到10万标箱。
建设大交通,才能发展大物流。常州统筹“铁公水空”等要素,推动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持续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覆盖广度、通达深度和连接速度。铁路方面加快构建“三纵四横”的高铁网,公路方面加速形成“三环19射”高速公路网,水运方面加快推进魏村关键,努力买通高等级内河干线网联江通海最后一关,民航方面实施奔牛国际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干线机场,不中断提升机场关键能级。

一手抓江海关键、一手抓内河关键,提升水运关键能力。江海关键方面,推进常州港整合,加大录安洲码头集装箱作业装备投进,建设集装箱ICT场站,提升现有江海物流集装箱业务能力;加密常州港—上海港班船,推动“陆改水”业务,创新“沪常通”模式,形成江海河公集疏运体系;主动融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构建近洋航线网络。内河关键方面,加快推进东港物流中心与上海港的河海直达业务合作,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7月内河ICT场站试运行,同时加快东升路拓宽改造,改善集疏运条件,预留新增200亩集装箱物流用地,打造内河集装箱物流集散中心;提升金坛港能级,重点开辟“金坛港—上海港”新航线;加快溧阳港建设,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预计到2023年,东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万标箱,金坛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万标箱,溧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万标箱。
提升水铁空物流关键能力
铁路、水运在大宗物资运输中具有低本钱、低能耗的上风。推动大宗物资运输实现“公转铁”“公转水”,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近年来,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关键”的城市发展定位,常州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加快推进“铁水并举”“以水为主”的运输方式,努力形成高能级的物流关键网络,打造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使之成为长三角中轴支点和关键,为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提供支撑和保障。
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关键。截至2021年底,常州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9838公里,其中公路8499公里、内河航道1156公里、铁路183公里,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公铁水空管”五种主要交通方式一应俱全。
炎炎夏日,位于常州高新区的德胜河航道魏村关键扩收留改建工程项目工地上热浪袭人。项目部采用“做两头、歇中间”的方式,天天早点上班,晚上晚点放工,尽量避开高温段施工,在确保工人安全的条件下加快推进工程进度。




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对外辐射的通道进一步得到提升之后,常州着力提升水运、铁路、航空方面的物流关键能力。

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的“常州机遇”
-法兰克福FRA空运

“公铁水空管”一应俱全


日前,常州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先行工程正式开工,将新建2万平方米国际货运仓库,提升航空物流保障水平。在打造航空关键方面,常州将加快机场空港陆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机场路西延等改造工程,强化空港与周边公路物流园区(基地)间的联系,为打造航空快运、卡车航班等空陆联运模式开辟快速物流通道;加快申请水果、进境药品、肉类等指定口岸资质,推进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在空港物流园设立常州综合保税区B区,缩短机场与综保区的间隔,实现区港一体化运营,为跨境电商、保税企业进驻创造条件;计划通过“直运+中转”模式,联接干线关键机场的国际航班中转至欧美以及东南亚等地,加大重点区域航线密度。

载体支撑,提升通道能级;政策加持,畅通“双循环”物流大通道,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正成为江苏常州加快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的重要发力点。日前,记者从常州市发改委获悉,在新近出台的《关于推进常州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通道建设的若干政策》的红利下,常州全市蓄势打造的新物流大通道正加速成型。

 

为此,常州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其中,海铁联运快速增长,常州至上海芦潮港“海铁班列”运能提升至每周10列,2021年实现集装箱重箱发运36800标箱,该线路已成为上海港所有海铁班列中发运量最大、运营最平稳的线路。常州港集装箱运输稳中有进,2021年常州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5.5万标箱。内河港集装箱加快发展,金坛至太仓港内河集装箱支线升级为“天天班”,吞吐量累计突破4.3万标箱。今年友奥电器集装箱从常州到上海洋山港的路程,一改以往通过公路运输的方式,采用“公转铁”“陆转水”,运输费用节省了20%,效益明显。
常州经济发展以制造业为主,根据统计数据及企业调研,常州出口货物集装箱年均匀总量约有100万标箱,其中经上海港的比例达到了72.5%,常州港(含常州机场)占比3.9%,太仓港占比8%,其余部分则是通过宁波港、其他陆港(南宁海关、深圳海关)和乌鲁木齐出口。常州间隔上海港约250—300公里,现有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水路、铁路为辅,亟需推动运输结构调整、降低运输本钱。

加快“公转铁”“公转水”步伐
来源:中国水运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