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imarine.cn wangxiao222
深远海正逐步成为风电产业新的“角斗场”,相关的装备需求为我国船舶行业带来了转型升级的又一发展机遇。在日前举行的2019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业内人士提出,随着新政“靴子”的逐步落地,补贴退坡趋势已成定局,倒逼各大开发商千方百计降低开发成本的压力也将传导至装备建造企业。在此背景下,研制更高品质、更优成本、适应更远海域作业的海工装备将成为造船企业提升订单竞争力、获得更大收益的有力武器,而且还能为其推动相关技术积累、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近年来,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热度逐步升温,欧洲和亚太地区成为海上风电项目的主要集中地,其中,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连续5年实现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累计装机容量达450万千瓦,仅次于英国、德国,位列全球第三。从装备情况来看,当前全球在役的海上风电安装船共有49艘,在建12艘,几乎全部服务于欧洲和中国的海上风电项目;全球在役的风电运维船数量共有440艘,在建32艘,绝大多数集中在欧洲地区。从需求情况来看,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海上风场投入运行,市场对专业船舶的需求随之增大,我国作为海上风电市场涌现出的新兴代表,对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运维平台等产品的需求也相对旺盛,加上当前海上风电场正逐步走向深远海,市场上对深远海风电装备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这些因素对仍处于低迷船市的船舶行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但是,整体上看,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水平还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在核心关键零部件方面存在“卡脖子”的地方,产品可达性、专业化程度、自航可持续性能力等技术瓶颈亟待突破。想要深挖海上风电产业潜力,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我国船企必须补齐这些短板。同时,由于当前海上风电场从近浅海走向深远海,深远海风电装备逐渐成为相关船企竞争的新领域,我国船企需主动提前掌握深远海风电装备的相关技术,抢占先机,进而谋求更长远发展。除此之外,在新一轮政策收紧的趋势下,风电平价路线图更为清晰,如何在未来缺少补贴、平台租用安装费下跌等情况下继续实现盈利,以更好推动海上风电装备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产业发展,甚至是找寻新突破口,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都是我国船企需要进一步深思的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形成世界一流的海工装备系列化研制能力、构建一流的服务体系,我国相关船企首先要借鉴欧洲等国家地区成熟的海上风电市场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拓宽思路、积极创新。在海上风电场从近浅海走向深远海的大势下,高度重视深远海高端风电装备的研究,积极探索如DNV GL“将浮式海上风电与海上注水采油平台相结合”、日本“利用浮式风电机组打造海洋渔场和养殖场”等新模式、新业态,突破重点新型装备。其次,要善于通过应用大数据、数字化等手段,有效拓展降本增效空间,确保装备高质量,满足海上风电开发需求。要深耕细分领域,针对产品本身存在的不足,实现主力装备结构升级,提升设计能力和配套系统水平,为承接深远海域项目积攒实力。最后,应冷静看待市场发展,保持定力,对内做好短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规划,对外强化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以及对市场的整体布局,树立共享理念,协同上下游企业探寻长久发展的商业逻辑,打造共生生态圈。
在国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下,海上风电装备市场在“十四五”期间仍将呈现相对乐观的局势。为此,我国海上风电装备研制企业应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理念、找寻自身差距,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主动对接深远海发展需求,形成覆盖科研开发、总装建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的完整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稳步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