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服务为企业,热情高效办实事!”“心系企业,排忧解难,热心服务,尽职尽责!”前不久,信义团体天津产业区负责人洪永胜给区人社局连连点赞。
高效精准落实优惠政策,通过靠前服务,主动对接企业和用人单位需求,通过送政策、解困难、优服务,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减少损失、度过难关,实现援企稳岗,促进就业提升,增强经济韧性。截至7月底,天津市城镇新增就业近22万人,完玉成年计划的62.7%,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进企服务只是助企纾困的“硬举措”之一。今年以来,天津从市级到区级政府专心倾听企业声音,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出主意,出台了“稳就业14条”,打出“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答应困难行业企业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用,给予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失业保险金返还,并为符合条件的部分企业、创业重点群体发放相应补贴,不中断扩大就业收留量,为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人才招录信心赋能增效。
“促进重点人群就业,落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和精准帮扶举措,确保不落下一个人。”
面对就业竞争压力,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学生李一在毕业季之初产生过迷茫和犹豫,幸运的是在辅导员的推荐和帮助下,李一选择中核404作为自己的首个就业单位,决心到茫茫大漠建功立业。而这一切源自天津大学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开展的“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李一也是天津大学诸多毕业生中的受益者之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必须稳市场主体。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天津把惠企政策送到企业“家门口”,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创响了惠企热企保就业的津城品牌。
让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匹配一流的土壤,是天津市武清区人社局的“店小二”们今年思考的重要课题。
针对农民工群体,天津全力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先后开展了“东风行动”“春热农民工专项行动”等劳务协作招聘活动80余场,助力结对地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万人,畅通线上线下失业登记渠道,为失业职员免费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实现再就业5.4万余人。
在津南区,精准实施直播带岗、创业就业补贴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也在轮番推进,截至8月份,津南区新增就业15126人,已完玉成年计划新增就业的75.63%,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天津南开区人社局局长王丽红先容,7月份以来,南开区持续完善高校毕业生“131”就业服务模式,将对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至少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就业见习机会,对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政策扶持,尤其对“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有特殊困难的未就业毕业生做好精准帮扶。
坚持发展“一盘棋”布局,天津从市级到区级再到街道,从高校到企业再到农民工,一系列就业招聘计划,一大批“稳就业”的惠民举措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稳主体拓岗位、增渠道扩收留量,加速优质项目、企业集聚,千方百计为就业择业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以发展促就业。在绷紧稳就业保民生之弦的同时,天津也牢牢牵住了稳增长的“牛鼻子”。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天津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青年就业创业相关举措,推动有关单位提供2.1万余个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
保住重点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是重中之重。
今年以来,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天津市拿出硬招实招,创新完善对接帮扶机制,持续开展专项行动,鼓励高校通过“访企拓岗”等模式,拓宽就业渠道,帮助毕业生快速找到“供销对路”的岗位。
“保市场主体”加力“保就业”
今年,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因扩大生产规模出现较大用工缺口。正当企业发愁之际,武清区人社局成立专班小组,先后3次赴企业现场办公,积极谋划解决办法。通过开展直播带岗,组织企业赴甘肃平凉、山西大同、辽宁营口、河南郑州开展劳务协作招聘,协调中天人力向重点高职院校推荐该企业等方式,为企业招聘员工210余人,有效缓解了缺工压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