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盘大棋。如何放大“双区”战略的政策效应,充分发挥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道新考题。
高质量发展提速
政策牵引,“核”+“带”、“湾”+“区”之间拉起了越织越密的红线。区域合作的动力传导不仅发生在交通和产业领域,也在城市和区域层面进一步拓展。“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区域合作新模式正在推进完善,区域联动、协调发展的新势能正在加速形成。
南方日报记者 赵文君
而对于汕尾、梅州等革命老区,随着《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的发布,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深圳对口帮扶汕尾的对口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借助深圳辐射带动,汕尾探索实践“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共建模式,吸引比亚迪等一批着名深圳企业落户。梅州在广州的对口帮扶下,摸索“规划引领+品牌打造+市场运作”,打造农民增收新业态。
省域副中心城市赋能
假如说碧海良港,是粤东粤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那么青山绿水,就是粤北五市这些年绿色发展的聚宝盆。
——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中断提升。汕头市全市A股上市公司数目达34家,数目居全省地级以上市前列,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列进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广州与湛江则在合作框架协议中明确推进交通设施互联,共建合作发展平台,加强重点产业协作,深化科技和金融合作,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促进社会事业共建,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在经济社会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目前,两市已签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人社、金融、港口等多领域的合作协议。
沿海经济带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热土,绿色石化、绿色钢铁、海工装备等世界级产业带成型成势,近五年660多个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在东西两翼密集落地,东西两翼新增长极加快形成。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上风凸显,生态屏障功能进一步巩固,“农业+”“旅游+”等生态产业蓬勃发展,对接大湾区的“大农场”“后花园”“康养地”正在加快形成。区域发展差距正在有效缩小。
这是珠三角长期对口帮扶粤东粤西粤北的一个缩影。
更协同
加快发展动力传导
在“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式提出的第二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文件,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汕头、湛江两个发展极”,“加强汕头、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赋予其部分省级治理权限,增强支撑引领区域发展能力”。
2018年6月,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思路:改变按地理方位简单划分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的传统思维,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
湛江吴川机场启用,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五龙进湛”接进国家高铁网络。湛茂都市圈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广西北部湾2小时高铁圈正加快形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湛江港成为具备接卸满载40万吨级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省前三位。
湛江加快推进湛江湾实验室建设,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成营运,全市各类研发机构达到443家。全国首个红树林蓝碳交易项目、全省首笔风电补贴确权贷款在湛江探索成功。
2021年3月,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针对性文件,支持汕头、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十年前,2012年3月“广清一体化”概念首次提出。十年来,清远产业项目、基础设施、民生事业不中断提升。其中广清之间天天10多万人次往返,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累计引进项目近600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高水平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广清60余项便民事项实现跨城办理。
湛江市打造联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还成功复制落地了全国和广东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157项,深化政务服务“跨城通办、跨省通办、一窗通办”等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长期对口帮扶长效机制的基础上,2021年,广东将汕头、湛江发展放到全省湾区带动、两翼齐飞的战略格式中系统谋划,并出台重磅文件,“双核+双副中心”动力机制加速构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